只闻老太太跟淮南知府通过气,不许闻家子弟前去科举考试,当然也不准闻家人插手朝廷的事。
闻衍要在淮南开粮道,虽说不往汝阳走线,不涉及都城,是往外朝开拓,必须要过知府手中的印令。
知府常被闻老太太耳提面命,他不能给闻衍按令章。
闻衍与任洵交好,别人不知道任洵的身份,知府能不知道他是皇帝最宠爱的三皇子吗。
面上三皇子不受宠,近些年皇帝可没少派人暗里来探听他的消息,一再嘱咐要好生照应,衣食银两不可短缺。
闻家大公子与三皇子任洵交好,背靠着矿产大户肖家家主肖霖泽,他自个手上私产也多到让人惶目,数一数二的富户,闻老太太虽还在,百年之后,闻家都是他的。
这有些难办了。
知府急得团团转不知如何两全时,汝阳朝廷来了个开国郡公家的小郡爷,论官位自然沈家大,知府将难题求递到沈辞霁的手上。
还以为沈辞霁会嫌棘手不接,要费很大功夫,谁知他听后干脆接了。
闻衍和沈辞霁几番周旋下来,任洵和肖霖泽在中间搅合。
粮道分利,几成几让,沈辞霁才松口盖印,今天是交公文的日子。
“带是带了。”沈辞霁讲道。
不见他拿出来,反而盯看闻衍的脸色。
“闻公子一夜未眠头脑不清,似乎遇到一愁莫展的难题,签交公印的事不如我们歇会再议。”
他淡笑好奇问。
“不知,闻公子为何事所扰?”
作者有话说:
闻衍和沈辞霁初次打照面,前面提过,在26章。
晚点还有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