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一人顶的上三个壮劳力,哑巴也主动上门帮忙,田家原本缺少人手的秋收变得轻松了许多。
张大江的腿也恢复的七七八八,虽不能干力气活,可也能帮着在家剥玉米,顺便看孩子,田芳负责做饭送饭。
就这样,忙活了大半个月,秋收彻底告一段落。
播种小麦前,田易从广城赶了回来,建议把家里的地租出去。
田富贵没说反对的话,王秀花却舍不得,在她的认知里,田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命脉,不种地没安全感。
奈何再不舍也没办法,等市区的照相馆装修好,袁若男就要去市里,县城的生意全权交给他们夫妻两人经营,根本没精力照顾田地。
最后田地租给了田老三一家,不要租金,每年把该交的公粮和提留款交了就成。
农历九月下旬,天气彻底转凉,市区影楼的装修进入尾声,而一楼的彩扩店在半个月前便率先开张。
除了照相馆,也有不少摄影爱好者和条件好有相机的家庭前来扩印,生意很是红火。
跟着田易跑了几趟广城,袁志刚已经能独自揽下扩印的工作,每跑一趟田易给他二十块的提成,一个月跑四趟,加上八十块的底薪能赚一百六十元。
随着收到的胶卷越来越来越多,张大江的腿好了后,便被田易安排跟着袁志刚一起跑广城,起初一个月只有基本工资,第二个月和袁志刚一样拿提成。
田易腾出手,把精力放在彩扩店这边,一个人忙不过来,他还雇佣一名前台接待,名叫陈娟娟。
陈娟娟是陈达给介绍的,临安市本地人,也是下乡回城的知青,因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才选择给个体户打工。
而县城的照相馆又雇了个国营照相馆退休的老师傅,袁若男也慢慢的腾出手忙活市里的影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