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是这般,准备的六十桌酒席也全部坐满了,粗算下来来了五百多人。

菜端上桌,有卤肘子、清炖排骨、酱牛肉、烧鸡、炸酥肉丸子、腐乳肉等特色菜。

肉多菜少的席面,大人小孩吃的满嘴流油,男人们连酒都顾不得喝了,个个卯足了劲的吃肉。

大家伙儿之前只是听说田家这次的席面规格高,很多人都以为是夸大其词,没成想真能这般实在,不但肉多,连馒头都是纯白面的。

菜上齐了不到一个小时,盘子便都见了底,连肉汤都被馒头蘸干净了。

一顿下来,村民们个个都吃圆了肚子,无不夸赞田家实在,田易是个有本事的。

说起田易,袁翔宇这个反面教材又被众人提了起来,想当初他考上大学时,村长也宴请了全村。

说是宴请,可谁也不是傻子,赴宴肯定是要随份子钱的。

怕得罪村长,当初哪家都没少掏钱,最穷的人家也随了两块钱的份子钱。

摆宴之前,村里人老早就在传村长家要提前杀猪,酒席的规格肯定低不了,因此好多人都空着肚子等着吃一顿好的。

结果嘞,别说杀猪了,三十桌宴席就准备了不到一百斤猪肉,席面上除了几盘子时令蔬菜,就只有一道猪肉炖菜是荤的,馒头是杂面的,关键量还不足,那天别说大人,小孩子都没吃饱。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村长家收了钱却扣扣索索的,人田家一分钱的份子钱不肯收,酒席的规格还吊打袁家,这思想格局都不在一个层面上。

怪不得袁翔宇即使上了大学还栽了跟头,而人家田易却越过越好,都是根儿上的问题,上梁不正下梁歪。

一般宴请的主家是没空坐席的,得忙着端盘子上菜。

田易偏不走寻常路,特意在堂屋里摆了一桌席面,让袁若男陪着岳母和孩子们先吃。

吃席的妇女们没见到袁若男母女,不免私下议论。

“咋没见田易家的,这种场合,若男这妮子不该出来招呼客人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