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页

这时候出校门的学生多,穆清靠着路沿停下车,等到前面的人都走了,她才骑着车出校门。

“那姑娘是谁?”一个男同学看着穆清的背影目不转睛。

“不知道,看着年纪挺小,应该是刚入学的新生吧。看那样应该是应届生。”

往届生或者考上来的知青年纪都不小了,不可能年纪那么小。

代巧巧心里不屑,却又笑着说,“和我一个寝室的,名字叫穆清,听她说是从乡下来的,好像有个亲戚在北京,估计是去她亲戚家吧。”

“亲戚家这么好,给她新车骑?”

“看那身气派也不像是乡下人吧。”

一个男学生笑着说,“你们刚才没看见?轮子内侧都是干净的,我打赌,这自行车绝对是刚买的。”

代巧巧有些不乐意,“谁家还没自行车呀?聊她干什么,元策,明天没空,咱们这周周末去玩儿吧。”

元策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那些景点早就看够了,不太想去,但是新认识的同学朋友想去,他也就点了头。

代巧巧一脸欣喜,“那咱们就说好了。”

穆清回到家,叶承平给她开门,顺手把自行车抬进屋放着。

穆清搓了搓有些冻红的手,一边往屋里走,“孙阿姨今天中午做什么?”

“孙大姐今天上午去买菜,运气好,碰到有鱼卖,知道您喜欢吃鱼,就买回来了,说今天中午做铁锅炖鱼。”

“我去看看。”

孙大姐是北方人,最擅长的是北方家常菜,她知道穆家在东北待了很多年,主家又爱吃鱼,做这个准没错。

穆清去厨房,看到鱼已经切成段,裹上粉放在盆里。案板上备着切好的豆腐、豆角,还有泡好的干豆皮。

“清清回来了?我这就准备做菜了?”

“嗯。”

孙小妹在灶台前烧火,孙大姐刷了刷锅,等着锅热这个档口,笑着跟穆清说,“知道您家是南方人,南方菜我会的不多,后头我肯定好好学,先辛苦您吃几天北方菜。”

“孙阿姨不用这么客气,你的手艺好,做什么菜都肯定好吃。南方菜北方菜我无所谓,好吃就行。”

“要说口味嘛,我还是喜欢吃新鲜的饭菜,酸香麻辣或者淡口的我都可以。你做的浓油赤酱的菜不是不喜欢,就是不要做的太频繁。”

知道主家的口味就好办了。孙大姐笑了起来,“行,以后我们姐俩有什么做得不合适的地方,您尽管说,咱们都改!”

穆清笑着点点头,这上工的态度可以。

“上次您去牛家村买回来的菜没剩什么了,这一顿把豆角吃了,只剩下一颗新鲜的大白菜,我准备晚上做白菜馅儿的饺子,明天早上用白菜芯儿下面。”

孙大姐又说,“等新鲜白菜吃完了,我们再凑合着吃一段时间的萝卜土豆,等开春了,雪化了,韭菜这些慢慢就长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