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页

陆史虞又看向蔺荷:“能变大?”

蔺荷翻了个白眼:“不能,吃这个不会饱。”

陆史虞兴趣减退,蔺荷才不管他呢,非常利索地掏钱把两盆辣椒买下,因为这东西没人喜欢,最后异族商贩只要了十文钱。

空手而来,满载而去。

回去的路不是原先那条,陆史虞在黑市买了几匹布,瑕疵品,硬的剌皮肤,不过这种布够结实,穿几年都不坏。

他让卖布的商贩把这些布送到了养济院。

然后在街上买了一斤麦芽糖:“我要去养济院,你可先回。”

蔺荷想了想:“一起去吧。”

她回忆起自己当流民的那些日子,一路走一路倒,饿殍遍野,有时候回头,旁边的面庞就已经换掉。

蔺荷不是什么烂心肠的好人,自顾不暇,选择了漠视,可不代表她能坦然接受。

“一起去,顺便指导一下发面办法。”

她嘴角翘起来,比刚才的红果还要弯。

陆史虞看了她一会儿,自顾抬脚往前。

到达养济院时,雪正好停了。

这是一座破旧的宅院,占地广阔,四周开垦出许多荒地,眼下寒冬数九,田地被积雪覆盖,偶有田头的麦杆矗立着,对路过行人摇手招呼。

据说这里原本是前朝一个高官的别院,高官落马后,全部家宅充公,后来恰巧圣上重开养济院制度,便选用了此处。

也是如此,京城的养济院比其他府县更为牢固。

蔺荷以为自己会看到一群麻木的人,却不想,这里的分和京城百姓没有什么区别。

从人口分布来看,养济院的孩子和老人居多,也有一些无法自理的劳动力、不愿再嫁的寡妇,后者来养济院帮忙干活,赚点养活自己的钱。

可不论什么人,他们都在一致的努力活着,脸上有被生活摧残的疲惫,但却没有心灰意冷。

“外面冷,您喝点热水吧。”

妇人端给蔺荷一杯茶水,没有茶叶,两根茶叶梗子飘在水面。

蔺荷尝了尝,味道淡的几乎和白开水一样,她全部喝光:“你们在干什么?”

进来的时候,看到东边屋里有许多人:“陆大人给咱们买了一台织布机,今天坊里的绣娘过来教学,大家都去看了。”

养济院有国家救助,但这里的人并非好吃懒做,而是努力找活干。

妇人很感激:“陆大人心肠好,每月的这个时候都会过来,我看的出,您也和他一样,是个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