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父皇的意思。”

一句话堵住大臣的嘴,大臣也只以为太上皇对慧贵妃过于宠爱,出了这样的事都还能饶了那两人的命,私下里免不了诟病几句。

这旨意传出去只会让人认为太上皇昏聩,不会有人想到这是赵渝的意思,毕竟他在慧贵妃和赵子熏的手下吃过太多苦。

赵渝提到了要加开恩科一事,并指名要让赵墨暂入礼部主持此事。

历朝历代不是没有皇子主持科考一事的,只是九皇子赵墨在朝臣心里是愚笨痴傻的形象。

赵墨此时就站在朝上,有大臣酝酿着小心地开口说:“陛下,科举一事兹事体大,臣以为当派资历深的大臣主持,九皇子毕竟入朝听政时间尚短且未曾处理过大事。”

赵渝挑眉:“朕入朝听政的时间和九皇子一样,怎么,卿也觉得朕的资历不足么?”

“不,臣并无此意。”大臣连忙摇头:“臣只是觉得——”

“觉得我蠢笨,难以服众是吧。”赵墨接上大臣的话茬:“吴大人是在质疑皇上任人唯亲了?”

“不,不是……”

“那就是质疑皇上用人的眼光了?”

“这自然也不是……”大臣被赵墨问的额上直冒汗。

赵墨追问:“那是因为什么?”

左丞相站出来说:“陛下选人用人自然有陛下的道理,臣无异议。”

右丞相看见左丞相同意,下意识就想反对,他抬头看见赵渝正看着自己,话到嘴边一转,改口道:“臣亦无异议。”

那个提出反对意见的大臣讪讪地改口:“臣无异议。”

下朝后,大臣同右丞相一起走,他忍不住问:“大人明明示意我反对陛下这个决议,为何临了自己先改了口?”

右丞相叹了口气:“你没看见当时陛下看我的眼神,左丞相已经赞同了,我如果提出反对意见,日后陛下心里肯定会想找个机会让左丞相顶了我的位置啊。”

这个大臣一路靠着使银子爬上来的,没什么眼色和手段,自然看不出这其中的关系:“陛下才登基,根基尚不稳,大人何须如此忌惮?”

右丞相用手指了指他,把他拉到一旁,压低声音说:“这话以后可莫要说了,我们都是为国效力,谁在那个位置上我们就要效忠谁,懂么。”

大臣迟疑地点了点头。

两人分开后,右丞相坐在马车里,闭上眼睛休息。

这个人嘴上没个把门的,不能再用了,找个由头推出去让皇帝发落了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