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也在准备攻台,人事调度这种事情,康熙自然不会全权掌控,但是也不会一点不管,到底是最后一击。
而就像是明珠索额图等一众朝臣所想的那样,太子在大婚之后,皇上的确着手让太子插手政务,指了一些事情给太子。
只是太子一直跟在皇上身边处理一些平常的事物,让人有些难以找到机会。
不过倒是也不需要那么着急,毕竟皇上总不可能把太子给捂着。
别管是对太子有些敌视的王公贝勒,还是想要提前攀附这棵大树的大臣们,都在等待着一个机会。
而胤礽抽出了一部分的时间,跟着康熙处理政事,来尚书房的时间,也并非像是以前那么多了。
不过课业却也半点没有什么短缺,端的是恭谦有礼。
只不过让胤褆看得就更加碍眼了,当年旧事证据半点查不出来,仿佛就跟没有这个事情一样,额娘那边也丝毫没有配合的意思,俨然就是让他越发势单力孤。
在皇宫的时间就那么多,要兼顾学问,还有想办法调查当年旧事,还要让皇阿玛看到他。
如今太子已经先人一步人,再有几年他也要被指婚了,在宫中的时日就更少了,到底他不似其他阿哥,待到成年才能出宫建府,他是一直在宫外,若是再这么下去,怕不是真的一次都见不到皇阿玛,自己手头还没有证据。
胤褆不由得越发焦急。
至于学问本就是吃着当年的老底,先生鉴于胤褆的进度,特别人性化的直接拔高了能够教导的东西,反倒是让胤褆暴露了自己并没有那么精通,学习能力也并没有那么超乎寻常的好。
本来可以随随便便就过去的事情,一眨眼就变了。
胤褆就不由得心中怨恨上了那帮师傅。
改教什么就教什么,平白无故的,弄得那么高深莫测干什么!
简直就是让胤褆那原本就不富裕的时间,越发雪上加霜。
连带着师傅对于胤褆的评价也降低了几分,一提起来还不如那不如自己的老三胤祉!
明明他和胤祉的差距极大,明明他们亦是同岁,所学的天差地别,结果竟是如此?!
分明就是看着他不受皇阿玛喜欢,故而踩高捧低,等到他日后功成之日,绝对不会放过这些人!
胤褆一边提笔,一边想着,顺便希望自己赶快长大,等再大一点,他就找机会去军中一展所学,到时候再复刻当年旧路,绝对能够得到皇阿玛的青眼!
胤祉和胤禛倒是一如既往,仿佛并没有因着胤礽来尚书房少了,而有什么想法。
最多胤祉对于胤褆的恶感更多了些。
相比较对待胤礽那边,为了避免被胤礽抓到把柄,对待胤祉,那胤褆就是不加以掩饰的敌对了,原本对于这个多年未见的二哥,虽然没有什么兄弟情,但是至少不厌恶,还愿意亲近一下的胤祉,越发厌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