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页

“谁不知道你那点心思,你早就贪图工部那点拆迁款了,工钱一提,等新城的房屋建好了,换间更大的屋子也不难!”

“不就是说了你一句?至于把我的活字给藏着?”

姚掌柜对工匠们的反应很满意,工钱和卖书赚的钱相比,只是蝇头小利。

他现在缺的就是时间,这些书册上的内容终究有些上不得台面,也不知道朝廷什么时候会察觉,万一晚了,说不定会禁止发售。

只有尽快发售,赚上一笔,才能跟着啃啃骨头,其实哪怕最后亏本了,本质上也没什么损失,和那位贵人搭上关系,可是千年难遇的机会。

在箕子与梅伯都去了孤竹国以南之后,朝中可就剩下这么一个宗室了,其地位不言而喻。

第374章 逼真不逼真?

盗版?高仿?恶意竞争?

子受得到小刘备传播受阻的消息时,脸上露出了奇怪的表情。

姚氏书坊里竟出了本叫做《姚斋志异》的书,故事梗概、人设全都是照抄自己的小刘备。

诚然,那本姚斋在低俗之语与高端姿势方面,和自己这个在上辈子经过多为老师倾囊相授的经验人士没得比,但用词更高雅,更具艺术性。

换个方式来说,是他写不出来的大雅之作。

子受遣尤浑去买了一本,看了之后发现,虽不能和后世的聊斋相比,但放在这个时候也是重量级炸弹,堪称祖师级的产物。

小刘备里的人设及故事本就是子受借鉴多个古代经典而成,要是不烂尾,哪怕去掉低俗之语只凭故事性,也足以引得引得万人追捧,那姚斋志异在抄了故事人设并补全之后,火爆一时顺便打压原版那本没有丝毫文学性又刻意烂尾的小刘备,毫无压力。

再这么下去就完啦!

《姚斋志异》传得越广,小刘备就越不引人重视,即使现在曝出小刘备的作者是自己,反响也不会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