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页

“来,老殷,把这车炭称了,不准缺斤短两,一斤一百文,宫里缺炭,朕全要了。”

殷破败当场懵圈,这是缺的炭吗?

自己明明说的三文一斤,陛下不仅听成了五文,还四舍五入,还约分,这都是什么东西?

三文直接变成了一百文?

炭哪有这么贵的?

子受示意殷破败快点称。

这是他早就定下的计划。

白居易写过一篇卖炭翁。

讲的是当时底层人们被剥削的凄惨生活。

通过描写卖炭翁的悲惨遭遇,深刻地揭露了皇宫的腐败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了有力的鞭挞与抨击。

按理来说,自己如果学着卖炭翁中写的宫人所做,随便扯块破布换上一车炭,确实是一份昏庸值。

但,划不来,太亏了。

子受在前几次的昏庸值结算中就总结出了权重,不同地位的人有不同权重,让十个百姓骂自己昏君也不如让一个贵族骂自己昏君。

而且有了人造神孟姜女,子受也不敢随便编出个卖炭翁的戏曲,卖炭翁的故事传不出去,知道的只有寥寥数人,昏庸值根本赚不了多少。

所以,他要反向操作,以高价买入木炭。

百姓们伐木烧炭很少自己用,木炭的消费者多是贵族诸侯。

取暖、炼铜,都需要大量木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