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我会好好向您学习的,我的战斗机已经饥渴难耐了。”
林默全力推动油门,释放外挂副油箱,这意味着不成功则成仁。
双方几乎站到了同一起跑线上,若是在歼-10上都无法战胜蒋大队长,那么此次“深渊涅槃”和送死没什么区别。
能够参加“深渊涅槃”的空骑士已经不能用亡命徒来形容,几乎每一个人都抱有必死的觉悟。
精神力高度集中,副翼不断变化,使战斗机不时进入桶滚状态,先进的技术装备使云层已经无法成为最好的掩护,林默毫不犹豫的战斗高度放到了1200米左右的高度。
下方有丘陵,想要撞地也是秒秒钟的事情,可是风险是共同的,不会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的飞行员不是优秀的飞行员。
这个高度非常适宜于摆脱尾追和缠斗,高度对于战斗机的转弯性能影响极大,高度越高,转弯性能越差,高度越低,转弯性能越好,林默和蒋大队长选择的这个高度却是最适宜空骑士决斗的高度。
这和上一场战斗的空域高度完全截然不同,原因在于由于气动力布局的偏向性设计,歼-8ii是一款高空高速战斗机,特别是7000米以上高度优势明显,甚至可以把f-16打得满地找牙,但是歼-8ii的中低空优势越不明显,一般情况下拥有歼-8ii的航空队都会拥有歼-7e作为中低空的战斗力补充。
战斗机设计不可能在飞行包线中占尽所有优势,对症下药就是指挥人员和飞行员所必需掌握的,随机应变和扬长避短,这是每一个飞行员必需掌握的。
第610节 连夜酣战
歼-10与歼-10的对决,双方的攻击间距被大大拉开,像歼-8ii这种贴身绝杀的战术应用在歼-10上会非常危险,稍有不慎就会同归于尽。
蒋大队长可不是那些菜鸟们,林默几乎没可能不费一枪一弹就把对方从天空中给弄下来,在战斗中若是一不小心或者大意,极有可能会弄巧成拙。
林默的表现让蒋大队长眼前一亮,歼-10的机动诡异缥缈捉摸不定,战术机动更加无迹可循。
歼-10的气动力布局属于静不稳定型设计,意味着一旦失去动力,掉下去的姿态就会非常奇葩,对引擎推动力要求非常高,但是却因此换来的灵活性却是十分明显,不论是高速爬升还是小半径转弯,非常有利于近距离缠斗(不是近身缠斗)。
“就是这家伙,就是这家伙,莫林,干他,干他,干死他。”
曾经被蒋大队长亲手揍个半死的金系巨龙,趁着林默跟蒋大队长对阵的功夫,在林默的脑海里叫嚣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