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4页

值得一提的是,农田中每隔百米,就必定能看到一根石柱,像是印第安人的图腾柱,又有几分华表的味道,并且每一根的浮雕内容都是独一无二的。

另外,牲畜种类也很少,就那么几种。

一种大约能代表鸡鸭的禽类,像是火鸡,但个头略小些。

一种能代表牛马驴骡等大牲口的农畜,有些像小河马,憨头憨脑的。

一种能代表猫狗之类小型家畜的犬科,像是松狮犬,凯恩注意到它们的毛是人类所穿衣物的唯一毛纺原料。

农作物也只有两种,一种类似高粱,一种类似小麦。凯恩注意到了完善的灌溉体系,农家肥,深耕细作等特征,但即便如此,评估的产量也就一般般。

还有两种经济作物,其中一种是麻类,从大量使用的绳索到人们穿的衣服面料的细麻线,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另外一种如同向日葵,是植物油的主来源。

再剩下就是类苜蓿,主要是喂牲口的。

总而言之,给凯恩的感观,就是生存物种的丰度已经被压到了底线,岌岌可危,任何一种缺了,文明都有可能瓦解。

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也笼罩在阴郁的氛围中,几乎听不到欢声笑语,大部分的精神面貌是为了活着而活着的那种。

凯恩没有急着融入人群与之互动,这里虽然生活着上万人,但却非常封闭,或者说,孤独,他没有看到通向远方的道路,一条都没有。所有这里从某种角度讲,就是个熟人社区。

他想先看看,那些让人们不得不住岩洞的、是什么玩意。

他估摸着让人们畏惧的东西,应该是晚上活动的,于是决定先探下地河。

大河的水量充沛,一般的洞穴体系,可消化不掉。

他给自己施加了给拟化之术,使这机械分身具备生命特征,具体模拟的,自然是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