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子早就踩好了,行军路线也制定好了。来的又突然、又猛力,并且声势浩大。
然后生产线就建在前线。
战争残酷,疯狂损失,也无非是少往兜里揣点,而将获取到的资源转化成战力,送上前线,死不怕,只要能保证这边一直在开采资源就行。
这就是吞吐效率的比拼。
这方面,泰伦虫差不多是战锤40k宇宙的极致了。
所以走精兵路线的艾尔达灵族,以及人类帝国中向来以自行其是著称的阿斯塔特修士们,遇到泰伦虫很不适应。
泰伦虫不是说就那么一种类型,随着资源的不断获取,战争机器的深化运转,一些非常强大的,堪称梦魇的恶魔怪兽级虫子也是会登场的。
而且就算最基本的虫子,资源够,也会有一个附加值的提升,从一开始的送死,到后来的危险难缠。
更何况,以迅猛虫命名最低级的战虫,不是没有原因的。它们很像恐龙时代的迅猛龙,可以说是非常聪明,懂得使用战术的群猎猎手。他们的尖牙和利爪,可比狼生猛多了,而且人家可是有射击武器的哦(类弩矢生物武器,钻肉枪)。
而比迅猛虫高一个级别的刀虫,虽然没有射击武器,却有着潜行和渗透能力。
这个能力,用游戏效果描述,就是当刀虫群接近目标群(班组或小队模式),往往是不允许目标群进行守护射击(或者说警戒射击),而先要让刀虫冲杀一波。
这就很伤,典型的先下手为强,而且是被近身杀一波。代入到现实中,目标群体很可能就此崩盘,连有效的反击都组织不起来,而陷入乱战。
而原历史中,ig对虫群的战役,也多次印证了这种情况,那种情况,往往真的需要政委就地枪决一些人,才能挽救颓势。
虫群战力本就不弱,偏偏用的还是简约、无花巧,同时也极难破除的战略。
在这种战略作用下,大部分伎俩都很难起到应有的作用,算是一力降十会。
凯恩自忖他虽然也是从一开始就自号铁血虫群,在某些方面,却终是不及真正的虫子。
人性,以及种田的习惯,喜好创造而非破坏的习惯,都会成为看不见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