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9页

因为凯恩有效能更高、但材质却更廉价的方案,来替换原有的系统。并且这种替换,是在不大改的基础上。

这就意味着,舰船原本使用的燃料也还能使用,甚至用换零件式的修理办法,也能勉强让其运转。

这就是吃透技术,且有大量相关创意,说带来的好处,小改动达成碾压式胜出。

然后就是龙骨,舰壳。

这里的改变就略大了。提取了稀有元素后,重新热熔淬炼的龙骨和舰壳,前者改用了一体式,后者则是模块化。

这意味着固有的修理方法不再适用,勉强修复,仅仅是裱糊住了,而不像过去修复后,还有一定的专业性能可期待。

最后就是在简化各个系统的过程中,拆含有稀有元素的零件。

在第一秩序而言,这些战舰上的设备没一个值钱的,直接砸了旧的换新的也不贵,唯稀有元素,这个跟地球时代的贵金属一般,总量有限,用途还不少,有价值。

因此,对于所有翻新舰船,第一秩序的态度是:再坏了就别往来开了,直接扔了吧,没有继续修的价值了。

过手便彻底成垃圾,齐齐整整摆在那里,都不值当的第一秩序去拿。

帝国海军,却是当宝。

“好哇!爽啊!不遑新舰,甚至比许多近代造的新舰更棒!”

只能说,这是一帮苦成了习惯的可怜娃。

目前,第一秩序,已经将修舰产业,分成了两摊儿。

一摊仍在库尔纳的北极星港。

北极星港当初建设时,就是太空船坞集合,看起来就跟太空巢都,一层又一层,每一层都能入位一圈舰船,具体多少,得看舰船个头,如果都是战列舰,不好意思,以北极星港的规模,一层就能入位一艘。

库尔纳星港至今都是秘港,并不对外接单,也鲜有人知晓它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