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8页

这也就意味着,在大多数时候,他的舰队主舰炮能从地球射击火星目标。

这个描述就相当直观了,人类现代的太空飞行器,去火星大约需要3、4年,所以这样的舰炮先进程度绝对不低,射程也是真的可怕。赵文睿不太相信g星人的星舰有这样远的打击能力。

所以他认真起来,g星人在进入地球圈以前,怕就会饱尝炮火。损失惨重。

现在唯一卡脖子的问题在于,中子光束炮本身也是超越目前的工业等级的玩意,基本是靠纳米虫堆出来的。

因此产量肯定上不来。

这就导致并不能正常向的安排12-16门中子光束炮在正面,只能是弄个3-4门意思一下,剩下的空间都被等离子炮所充斥。

等离子炮的原理,简单的说就是用激光吧重氢加热到百万度以上,再利用电磁技术,将着图案带电粒子包裹成球状并发射出去。

如果说自然界有什么现象与之相似,球状闪电差不多。

但这个在技术加持后,可以更纯粹,以及更具威能。

而这个等离子球形象些理解,可以视之将核爆大火球的一部分取出来射出去。

所以这个技术相对于目前的工业等级是成熟的。毕竟不久前赵文睿才装比试射了一大一小两个蘑菇吓唬人,跟这其实都是一个系列的产品。

而赵文睿掌握的聚变技术,已经核爆控制技术,其实也就是电磁束缚。赵文睿当然有比这个更高级的技术,但技术这种东西,并不是单纯的高就一定好,得结合实际,合适才是关键。

就像现在,起点低,短时间内就一定要见业绩,根本等不到将工业等级推上去,就得拿出干货了。这就得算算账了,规划一下在限定的时间内,工业等级到底升到什么级别合适,然后开始造物。

各种取舍之后,以电磁约束聚变技术为主体的系列就进入了眼帘。这个技术已经十分成熟,性价比是十分高的。对工业等级的需求较低,而其整体效力还不错。

当然,这个也不能一厢情愿,还得参考下g星人那边。如果是被吊打,那么性价比再高也没意义,这就像拿成熟的三代机,跟人家新锐的五代机撕逼一样。所以如果hold不住,那么咬牙减产,推后造物出厂期,也得进行,没下生产就已经落伍的情况绝对是不被他允许的。

最终就有了高低配,投入一定量的纳米虫,黑科技性质的搞出几门中子光束炮。以及与之匹配的探测系统和运算系统。

剩下的就是等离子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