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5页

但其中一艘很low的撞上卫星进而重创并改变了进入大气层的角度后,这个保护舰船的说法就值得质疑了。

而照着这次观察来看。其操作很可能是在制造一个类空泡环境,进而实现曲率航行的目的。

也就是说,前边的开道舰船,携带了大型能量发生器,制造曲率航行的环境,后面的舰船则加入这个类空泡的能量力场区内,从而达成群体的曲率航行。

所以,每艘开道的大型舰船,实际上都囊括了一支数量过百的舰队。

姑且将这样的一支舰队力量视作完整的作战体系,就类似人类的航母作战群那样的体系。

然后再进行细一部分的分析,来推测各类舰船的功能。

而最后的分析结果,推导出g星人的大舰队,跟人类的舰队相似度极高,但是其编队,更接近人类二战时蓝海舰队的编制,而且是二战前期,航母并没有成为舰队主要角色的编制。

但这些舰队还是拥有类航母的母舰的。

就规模而言,主力战舰,母舰,补给舰是一个级别的,长度都超过了1千米,下来开道的曲率发生器舰船略小一些,虽然长度也就600多米,但十分的粗壮,像是一枚枚大头圆电池。

另外还有一种大型舰,充满了拼凑的金属朋克风格,在分析之后,人们有理由相信,这就是之前的斥候舰队,现在是它们抱团时的模样,像是一枚条状水晶,而一旦分裂就是四小一大。

显然,这种舰船扮演的角色就是人类舰船中的登陆舰,是用于突入大气层后作战的。

其他就是小型舰船了。当然这个小是相对而言,最小的,长度尺寸也是300多米,跟福特号航母的长度相似,宽度略差一些,但高度相近,所以排量绝对不低,在人类而言,妥妥的大舰。

这样的一支大舰队,让人看到浑身发冷,毕竟那是100多支数量过百的舰队,人类到时候怕是来其中一支舰队的总吨位都凑不出来。

目前貌似唯一有希望凑出一个相若总吨位舰队的,就是赵文睿的第一秩序。

然而,一挑一百好几十,怎么算都感觉是作死。

借着赵文睿发共享信息,联盟也趁机提了问题,即他对这个情况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