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为什么核燃料总是挑三拣四,弄出氦3什么的原因。人类社会有着极强的市场规范性,东西好,价高物稀,结果多半会是曲高寡合。这就是明明核能已经是新一代能源,是未来的王道,可石油仍旧把持燃料首座那么多年的原因。
其他的,像蒸汽机,也曾经因为不及畜力实用普及,黯淡过那么一段岁月,是后来技术成熟了,才一举取而代之。
所以,核聚变虽然噱头不足,但人造恒星,还是有技术上的可取之处的。
可我们说,再有可取之处,也不过是原子级的能量反应,拿数学公式一算,能量产出的天花板就已经清晰。
也就是说,技术再成熟,功率也就是那么大,以相同质量的燃料投放算,不会比自然界的恒星功率强太多。
大不了说,我这个反应炉就是牛,就像高逼格内燃机一样,燃烧彻底,没有黑烟,所以我这个功耗比更牛掰,输出功率更大,能提50,这已经是溢出式的估测了。
那么,这东西的功率是多少?
以之为基准,其他星灵星舰的最高能量输出又是多少?比如妈妈船,比如虚空舰等等。
凯恩虽然没有准确数值,但概率估算,还是有的。
这就是他不看好星灵的根本所在。
对于凯恩这种多铆蒸刚类型的塑能法师,一切打击,都可以用功率折算。就是他常挂在嘴上的,单位时间内的能量和物质的吞吐效率。
很明显,眼前这个以乔萨拉为栖身所的旧支化身,完全可以理解成另类的星球大战宇宙的死星。
就冲其体积、吨位,就足以在某些方面取得决定性的优势。
毕竟如果将乔萨拉看做一头乌贼,妈妈船也好,星座级战舰也好,都不过是连小虾米都算不上的水虱。
以燃料携带量比,黄金舰队+星座舰队,携带的燃料总和,能比过乔萨拉星球地底的态化氢、以及其他可作为燃料、又能被旧支化身吸收的物质的总和吗?这个问题恐怕很容易就能获得答案。
库存比不过,那么比单位时间能量输出功率。
旧支化身的那些个触手,直径是以公里计算的,即便从宇宙深空的角度看,跟星球本体对比,都存在感十足,驱动这样的触手的能量消耗是怎样的,不妨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