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页

大概的意思是,以灰胡子为骨干,以民兵为普通成员,组成一支专职部队,保卫北方诸城的难民。

灰胡子不是曾一度介绍业务给其他亡人港的佣兵们。

最终的结果就是类似北方民联的民间联防组织,在玛尔萨拉大行其道,大大小小十多个。

由于是子弟兵,民联跟难民的互动更为默契,也更容易指使。

而当地驻军,以及林耀辉领导的联邦机动舰队缪中队,则巴不得有帮自费军警,能约束那些难民。

玛尔萨拉人可不像乔萨拉人那么好说话,穷山恶水出刁民嘛。

林耀辉他们都是想着捞军功的,而不是玩什么军民鱼水情。

话说以凯恩在诸世界的经历,美利坚式的合同工大兵,是最常见的,讲感情也是战友之间,对民众普遍比较冷硬。

北方民联的整体风格也是这样,这是凯恩定下的。他很清楚什么叫‘近则不逊远则怨’,缺乏威严的军队在跟民众互动时,会遭遇各种层出不穷的讲条件。即便在有专人负责处理民务的情况下,也会影响到工作的展开。

反之,如果是很硬朗的风格,适当的软处理一下,人们则感觉比较受用。所以军队在民众面前的基调是‘硬中有软’,讲规矩但也不乏人情,而不是反过来。

以凯恩早有准备、以及强到爆炸的动手能力,这段时间北方民联可是没少做大事。

光是30万人规模以上的抢运,就组织了4次。

“这种组织能力,让我想起了春运啊,我给自己点个赞,不愧是种花家出来的,没丢脸。”

当然,凯恩的这个梗在他自己不解释的情况下,没人听的懂。

人们已经习惯了凯恩时不时的神叨几句。谁还没点小毛病,无伤大雅,整体而言,人们还是比较认可这位领袖的,关键点就在于能做事,会做事,能做成事。

也正因抢运的成功,让北方民联有着足够的设施用于生产和维持难民基础需求,以至于一座新的城市——庇护堡拔地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