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页

这些粮商就是要等那个时候,粮价处于最高地位置,而人们不得不买的时候再行出售,很赚一笔。

然而。因为格林斯潘的出现,这种计划被完全打乱了。一旦手上的粮食卖不出去,光是存储粮食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些粮商最害怕地就是。粮食不能带来效益,最终霉烂在手里。血本无归。

既然市场上出现的粮食供应紧张导致价格上涨只是人为造成的假象,那么谁都知道。只要自己尽早脱手,不但不会造成半点损失。还会因为在高价出手,带来丰厚地利益。

这是一场博弈,所有人都希望追求最多的利益,于是就再次一拥而上,抛售手上地粮食。

然而,这种抛售远远大于市场对粮食的需求量,多余地部分显然消化不了。降价销售就成了唯一的促销方式。

你降我也降,商人们打起了一场价格战。粮价一路下跌,甚至跌破到历史最低水平。彻底毁掉整个粮食市场地秩序也不是联盟希望看到的,于是格林斯潘再次出手,大肆收购这些低价粮,市面上的粮食供应又恢复到了原来的水平,这场粮食价格的疯狂涨跌终于告一段落。

然而,在这一次粮价波动之后,联盟竟然成了最大的获利方。因为联盟第一次获得了粮价的主导权。

须知,这种力量原来是牢牢掌握在粮商们的手中。联盟不是没有想过将它掌握在自己手中,但是按照之前的思维,要获取这种力量,将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才可能对其调控。

而这次,格林斯潘运用手腕,将市场自我调节的机制凸显出来,让联盟看到,只需要一点引导,就足以实现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

这仿佛为联盟大开了一扇大门,诸如盐铁之类,足以影响整个大陆经济的方面,联盟也开始尝试建立调控机制。现在格林斯潘掌控的粮食储备中心成了一个试点,每一项举措都成了联盟官员们研究的对象。

出于对夏尔山地的忠诚,格林斯潘在接受联盟的嘉奖和任命之前,还特别请示了丁克,表示他会按照丁克的指示回复联盟。丁克告诉格林斯潘,让他放心地接受任何联盟认命的职务,并大胆地运用联盟交由他运作的资金。

格林斯潘是聪明人,当然理解丁克的意思。于是,夏尔山地银行在蓝天大草原上的粮食全部被格林斯潘领导的联盟粮食储备中心全部订购,并付给了大量的现金。

至于那笔巨款,当然也在夏尔山地银行开了户头,存入其中了。这样不但可以产生一些利息,另外也稍稍缓解一下夏尔山地银行因为大规模的对外贷款引发的现金危机。

这次,在格林斯潘和安泰英特的共同努力下,联盟那些官员一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有关蓝天大草原上轰轰烈烈的农业变革终于被搬到了元老会议上。

出于对粮食调节机制重新认识,联盟为此特地从金库中拿出了一笔资金存入夏尔山地银行,为期为五年,作为对这个金融机构推行的农业信贷模式的支持。

不得不说,经过这么多年的积累,联盟确实是财力雄厚。之所以到了今天这种局面,完全是因为上层墨守成规,没有能实现对地方的控制,再加上本身没有军队的支持,在遇到紧急事务的时候,只能靠各国派兵协助。

虽然在联盟强盛的时候,没有哪个国家敢于违抗其下达的命令,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联盟的各种弊端开始凸现出来,只需要一点外因的影响,这种权力就可能在瞬间化为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