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克打断了老人,问道:“我看见您还拿出几套装置,它们是?”
“这些装置记录着一位探索者的脚步!”
“是关于电流吗?”
“是的。”
“哦,一定有一段奇妙而曲折地故事。”丁克看看日头,说道,“现在时间尚早,您不妨拣重点的讲讲。”
“只要您愿意。”老人欠了欠身。拿起一个玻璃瓶,里面装有一些铁钉和一根银线,银线中间同样是被胶状物包裹的。
他用一块毛皮和一根玻璃棒相互摩擦,然后将玻璃棒靠近自己的胡须。立即,胡须便被玻璃棒吸引,一根根翘了起来,贴附在上面。
这种电元素虽然微弱,但是丁克对魔法波动的感官非常灵敏,已经能分辨出玻璃棒上确实是积聚了一些电。
老人又仿佛摩擦玻璃棒。用它棒接触银线裸露的一段。如此重复了好几次。终于,他停下来。对丁克说道:“先生,您不妨试着摸一摸其中的铁钉。”
丁克照办。当他用手接触铁钉时,受到了猛烈地一击。
那是电!
“匪夷所思!毛皮和玻璃棒的奇迹。”
“这是一个开始!”老人颇为自豪地说道,“我的那位朋友正是通过这个极其意外地发现,又设计了这个装置。”
顺着老人手指的方向看去,是一个与之前的那个类似的装置。
“我的朋友发现,电的收集很不容易,在空气中不易保存,于是他想寻找一种保存电的方法。他尝试了很多方法,无论是从储电物的结构还是性质上出发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偶然一次,他用一支金属管悬在空中,与起电机连着,另用一根银线从枪管中引出,浸入盛有水地玻璃瓶中。
他不小心将中另一只手与金属管碰上,他猛然感到一次强烈地电击,从此再不愿做这个试验。但他由此得出结论:把带电体放在玻璃瓶内可以把电保存下来。
不过,其他的朋友们知道后,为了搞清究竟是瓶子还是瓶子里地水起到了保存电的作用,又做了大量试验。当然,这个被称为电震的试验也成了一种流传在我们之间的有趣的娱乐方式。大家拿它来点杀可恶的老鼠,当然偶尔也拿来点燃究竟和火药,以此赚取一些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