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由于西部军团重夺西德维拉要塞,本是从鲁林国内赶来参战的两个军团,就那么被阻隔在外。
在连续发起数次进攻失败后,他们终于明白了已经不可能再救援迪拿尔境内的军队,只好无奈的转回国内。
而同时,迪拿尔境内粮草耗尽的鲁林军,也开始为生存进行着挣扎。
一开始,鲁林军打算利用尚还保持的战力,沿着南部大道反攻巴林,一鼓作气打通与祖国的联系,最不济也要回到国内。
然而,从后方与侧翼死死咬住他们的两只迪拿尔军,岂容对方走得那么容易。
在品塔特将军亲自指挥下,迪拿尔大军就像钳住猎物的螃蟹般,死死钉在鲁林军附近,无论对方做何种引诱与骚扰,均视而不见。
就这样,在敌人的拖延下,过往可称其为庞大,如今却只显臃肿的几十万鲁林大军,一周仅仅前进了六十公里,在耗尽军中最后存粮的同时,也彻底破灭了他们的反攻计划。
无奈下,他们只好占领了某个小城镇,做着徒劳的固守。
品塔特自然乐得如此,虽然敌方败势已定,但几十万军队毕竟不是个小数目,一旦不顾一切拼起命来,击溃对方固然容易,但有可能流窜向迪拿尔各处的大量逃兵,也将是不小的麻烦。
就这样,在又僵持了近十天后,眼看军中因为缺粮,恐怕就要发生吃人惨剧的鲁林军指挥官,终于明白己方已经没有任何翻盘的机会。
再抵抗下去,也只能让背井离乡的士兵们产生无辜的伤亡罢了。
因此,他们做了最为无奈,也是明智的决定,鲁林帝国历史上,第一次数十万人的庞大部队,集体向迪拿尔投降。
同时这也意味着,这场旷日持久,耗时两年多的战争,终于以迪拿尔的惨胜画上了尾声。
接下来的,就只是两国间关于交还俘虏,战争赔款等后续问题而已了。
而经此一役,鲁林帝国几乎所有的精锐部队,全部折损在迪拿尔境内。
四大王牌军,黑甲骑兵团与狂人兵团全军覆没,夜影部队损失惨重,山地特别兵团随军投降,无一幸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