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都中的人们很清楚只要能坚守帝都直到几天后援兵抵达,凯曼便可占据绝对优势,从而完全掌控战局主动,因而一早打定主意据城死守,索性赶在盟军抵达前以坚石完全封死了城门。护城河上的吊桥自然早已收起,河水映着阴灰的天色闪着灰白黯淡的波光,仿佛一条长长的灰蟒在缠绕守护着拉寇迪。城头上凯曼的浴火凤凰旗在风中没精打采地迎风招展,无复昔日的王者风范,只令人觉得萧瑟而已。隐约间,可以望见城头全副武装的兵士和铮亮兵刃映出的亮光。
盟军刚一出现在帝都视野可及的范围内,拉寇迪城头的士兵远远便是一阵骚动。虽然城头上的波动在军官的约束下很快平息下来,但如同乌云密布的夏日午后,风暴将临的气息从风中就可以嗅闻得出。
萧瑟长风掠过城池上空,卷向城外。在那里,盘踞着十数万大军阵营,长蛇般延绵了数里。盟军军阵中林立的九星伴月军旗被刮得猎猎作响,像被无数双无形大手揪住边角扯住一般,展开至极限。而特别的是,军阵中央的帅旗却降了一半。这是圣爱希恩特盟军在为他们殉难的圣王志哀。
闻讯后赶来亲眼探视情况的仁明王身披重铠,战战兢兢地走上城楼。望见下头黑压压一片如蚁群般的盟军阵营,他膝头猛地一抖,幸好旁边有萨拉司坦搀着,才没在军前露丑。强自镇定下来,国王接过萨拉司坦奉上的远视镜,小心地躲在城墙防护内查看下方的盟军。
望见那降至一半的帅旗,原还存着几分疑虑的国王终于可以确信罗炎确实完成了自己的命令。但圣王虽殁,观盟军阵营,却依旧严整有序,毫无一分乱象。细察各个盟军将士神色,悲愤中皆透出一股肃杀悍厉之气。
这是一支上下同心、矢志复仇的军队。
没有人发声呼喝,只是沉肃着脸,以明如火烛的眼神静静瞪着拉寇迪城头的人们。无声中,汇集起的杀气如怒海般汹涌澎湃,无可遏抑地向凯曼国王逼涌上来,直欲将他吞没!仁明王心头一悸,不由得后退开几步,看到救命伞罗炎便就在身边,心神才略安定了些。
此时城下数万兵马的眼睛无不是紧盯着城头的动静,仁明王虽只这么匆匆一探头,便已落入了许多人眼中。城下绝对的静寂顿时打破,一股动摇骚乱如波涛般迅速鼓荡开去,传至盟军阵营每个角落。
霎时间,城下十数万人沸腾了。
万千士兵同时开口呼喊起来,一开始,声音混杂在一起尚难以分辨,只是单单那磅礴奔啸的巨大音量,就震撼了帝都城头上所有人的心神。而很快地,所有的杂声逐渐消失,士兵们的呼喊声渐趋一致,到最后化作了同样的语句。
“血债血偿!为陛下复仇!”
城下所有盟军将士竭尽全身之力,只反反复复地喊着这一句话,持枪矛的士兵有节奏地将柄端重重顿击大地,短兵刃的也敲击着自己的兵刃。以这隆隆的铿锵之声作和,盟军的喝声更是惊心动魄。
很少人有机会见识到十数万人齐声喊着同一句话是怎样的光景,但在今日,帝都里的人们知道了。山可为之摇,地亦为之震,整座帝都在这震天撼地的复仇之声中微微震颤着!城中的人们一下子苍白了脸色,甚至有不少人心神震颤摔跌在地。
仁明王过去并不是没有过听千万人同声呐喊的经验。昔日检阅军队时,自是每次都少不了要喊喊“陛下万岁!”之类的口号。但那些口号就算喊的人再多些,音量比此刻还大些,但气势却到底要逊上一大筹。十数万盟军将士胸臆间充斥的强烈复仇意念集于一处,自然汇合成了一股滔天杀气!
在这熊熊的复仇火焰之前,再迟钝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畏惧瑟缩。纵然过去仁明王还可算得上深沉稳重,有几分王者风度,不过这段时间来饱经惊吓忧虑,心志已崩溃大半,更何况城下万千兵马的杀意可以说是直接冲着他来的。一时间仁明王两股战战,靠着萨拉司坦的搀扶才没瘫在地上。什么王者风范,哪里还剩得下半分?
如果是平日,凯曼国王身旁的罗炎想必会很乐于欣赏国王的这番丑态,但此刻魔王的视线却完全不曾落在狼狈的国王身上。高出仁明王一头的个头令罗炎的目光能越过城墙望见城下盟军的情形。面对怒潮般翻滚咆哮的滔滔杀气,城头上人人都是面容僵硬,难掩紧张戒惧之色。只有他,眉目间隐现出一股柔和至极的神色,唇边甚至微微透着一抹欣然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