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改革盟约
其实象武成文这样经历的江湖人多得数不胜数。江湖人物,成于武,也亡于武,以武晋身,也以武丧身。哪一个老江湖,对这种事不是已经看多看惯习以为常了。
但是,振宇武馆刻意把大量下场凄凉的事例集中在一处记述,又把活生生形容惨淡的真人摆到众人面前,给人造成的冲击极大。
就是这些江湖大豪们,兔死狐悲之下,即感旁人之凄凉晚景,又忧自己的未来堪虑,再加上狄九的天魔音催动,这才会大部份人心志失守,心潮激荡,多少年来认定的许多规则常例,如今想来,都成了荒谬之事。
但这些人都是经历过无数风波才打熬到今日地位的人物,心志大部份十分坚定,阅历也颇丰富,若不是他们心中事先有了悲伤感叹,光凭天魔音,也无法真正强形扭转他们的想法,控制他们的行为,即使是狄九巧妙地创造出天时地利人和来配合天魔音,也只能引导加深他们的情绪,而无法肆意控制。
就算是现在,也仍有几个意志足够顽强的人,还在努力对抗狄九这种无声无息的意识入侵。
“从来有人之处,便有江湖,有人之处,便有纷争,是人就总会有热血冲动之时,倒也不能全怪我们武林人物。谁没有年轻过,谁没有莽撞过,谁不想为自己的门派尽心尽力,谁又能在临敌的时候,动则考虑失败之后的下场。我们武人勇气……”
狄九冷笑一声,毫不客气地打断了仅有的反对者的话:“有人之处便有江湖,有人之处,便有纷争,就算是民间百姓,也会有争执打闹之事,但这毕竟只是少数。只有武林中人,才会视打斗为常理,以拼杀为生活,所谓身怀利器,杀心自起,正因为自峙身怀武功,所以大事小情首先都只想到以武力来处理,这才有着无数有为之士的死伤,无数和美之家的毁灭。是人都会有冲动之时,是人都会做莽撞之事,但人与野兽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人知理,人守法,人能够控制自己,若万事都以冲动莽撞为借口,那人与畜牲有何区别?”
一番话驳得人群之中,再无一人敢于接口,狄九方才悠然叹道:“不知大家可还记得,放鹤书生赵绦,当年也曾为国有立下过功劳?”
知府立时应声接口:“不错,本官记得,当年陈国军队派人抄小路偷袭我国边城,是赵绦偶然得到消息,三日三夜奔驰,鞭死爱马之后,又尽展轻功,赶到边城报信,才使我军有所准备,未令陈人得逞。”
狄九点点头,又道:“那么,在场可还有人记得武成文年青时的英风侠行。”
宗无极扬声道:“十三年前,定州大灾,朝廷拔下救灾银两,途中竟然遇上盗匪。武成文适逢其会,挺身相助官兵,是役共中三箭二刀,却还是护下了救灾银,也因此不知救了多少灾民性命。”
狄九叹息一声:“什么是勇气,什么叫不怕死?象赵绦,孤身面对四大武馆高手的联番挑衅,明知不敌,却只为武馆颜面而白白葬送一生,这就是勇气吗?象武成文,大好身手,却只为两个武馆之间的一些小误会,而血拼到身残功废,这就叫不怕死吗?江湖上,有多少象他们一样的人,白白地因一些意气之争,葬送大好人生。若是这本册子上的人,都能珍惜自己,也珍惜家人,那么,他们可以为天下,为百姓,做下多少事。”
他对知府大人复笑一笑,这才道:“我们戴国武风极盛,武林人物多得各方看重。别的国家总说侠以武犯禁,总把武林中人,视为私开香堂,暗行杀戮的匪徒,只有在戴国,习武之人,可以抬头挺胸,受人敬仰。我辈男儿,得朝廷如此高恩厚义,一身所学,正该报国为民,又岂可只谋私利浮名。谁说我们江湖男子没有勇气,若是为国为民而死,谁不踊跃争先,但若只是为着这些意气之争,这战斗,避又如何,这死,怕便怎样?”
一席话说完,他从容负手而立,神色安然平淡。
厅里厅外,一时间静得落针可闻,无数双眼睛望着他,有震撼,有感悟,有激动,甚至也有叹息和无奈,只是再也找不到不以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