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1页

而在分裂之后,虽然银月城的魔法女神选民艾拉斯卓女士,凭借着自己身为开国元勋的深厚资历,以及多次担任首席执政官的强大影响力,把大多数的正规军队都给比较完整地拉出来了,但由于失去了大义名分,整个军事体系内部的组织结构却完全散了架。就连她本人的身份地位,也从名正言顺的“中央政府首脑”降格成了颇为尴尬的“反政府武装盟主”(哪怕这支反政府武装比政府军强大n倍),很难要求各地盟友向银月城上缴大量赋税,以供应军队所需,而是只能让各地驻军自己想办法解决给养了。

所以,她麾下的兵马看起来似乎不少,其实论组织严密度已经远不如当初,再也做不到军令如山了。

这个问题在一开始还不太明显——诸军团凭着统一时期的惯性,对艾拉斯卓可谓是俯首帖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军团长、舰队司令失去了严酷军法和一整套中央班子的制约,终于渐渐出现了军阀化的苗头,开始私下里划分地盘,任用私人,搜刮财富……更要命的是还与地方势力勾结,谋求更大的自主性!

等到这场进军帝都的大作战,真正开始落实之际,艾拉斯卓女士才骇然发现,很多表面上还挂在自己名下,早请示、晚汇报,貌似忠心耿耿的部队,其实眼下已经完全指挥不动了。

而且,一场战争并非纯粹意义上的军事行动,它的触发点和推动力量永远都是政治,而最终的结果也必然化作政治上的得与失。但问题在于,战争和政治毕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优秀的政治家通常并不会兼具高明的军事素养,更不用说宗教人士了……艾拉斯卓女士的这三路大军,却都是在外行指挥内行,让神棍和政客充当统帅——这显然是要出乱子的。

果不其然,这气势汹汹的三路大军还没有真正发动,就已经先后爆发了一堆令人瞠目结舌的麻烦,让整个行动彻底变成了一场纸上谈兵的大笑话。

首先,在帝国中枢瓦解,全国南北分裂之后,东部各军团已经很久未曾得到拨款和补给了。而且,由于驻地相对贫瘠,能够搜刮的油水非常有限,再加上各级高官趁乱大肆贪污,底层士兵居然被欠了一年多的军饷,士气基本处于瓦解边缘……偏偏风暴女王欣布又是个作风粗暴的家伙,在接管东方军司令部之后,根本没顾得上安抚军心,也没发一个铜币的开拔费,就强迫全军开拔西征……

于是,忍无可忍的士兵们终于爆发了哗变,整个东方军不战自溃,陷入了瘫痪状态。风暴女王欣布想要通过交涉和谈判来解决这一棘手的薪酬纠纷问题,似乎还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

其次,似乎是由于没做好事先沟通工作,平时的联系也不够紧密,当艾拉斯卓女士把这个气势恢宏的三路总攻计划递交给自己的盟友——安姆共和国阿斯卡特拉港的渥金教会之时,当即把对方雷翻了一片:

对于这次突如其来的开战,渥金教会完全没有进行一丝一毫的准备,各种军需的火药、桐油、粮食……在仓库中全都空空如也!因为他们原以为这些东西一时用不上,都让商人们给卖到境外去了。连那几个军团本身都跟胡椒面似的分散在了各地乡间,以减轻后勤压力……光是集结起来就得花费一个半月!

结果,渥金教会的一干银行家们盘算了半天,还是只得捏着鼻子发出一封函件,声称己方的备战工作存在严重缺陷,必须要等到至少三个月之后,完成了最起码的物资囤积与兵员征召,才能配合出兵作战。

如此一来,这一路西南军,暂时也等于是瘫痪了。

最后,在其余两路友军都无法动弹的情况下,已经放出豪言、骑虎难下的艾拉斯卓女士,只好于7月5日硬着头皮坚持单独行动,率领身边的全部三个军团,自银月城开拔出征,并且在7月20日抵达帝都北方的立石平原(the of standg stones),缓缓展开攻击阵型。

而帝都内原本恍如惊弓之鸟的各路南军,看到来袭北军的人数似乎不多,当下也是心神稍定,便花了几天时间,临时拼凑起三万多杂牌兵马,然后北上开赴立石平原,预备进行迎击。

然而,正当各地的国际观察家和投机者们,眼巴巴地期待着一场会战爆发之际,艾拉斯卓女士却突然临阵拔营,急匆匆率军掉头撤回了银月城,根本没有和南军交火……让所有人都跌了一地的眼镜。

但艾拉斯卓之所以做出如此丢脸的决策,也实在是无奈之举,因为她的后院已经失火——7月末,北地海港重镇,冰风谷南方的“千帆之城”路斯坎(skan)突然举兵反叛,投靠南方阵营,并且于起兵当天就挥师东进,似乎要直扑防御空虚的银月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