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3页

这些邪恶的红袍法师,固然好战残暴,迫人为奴,肆意杀戮,手上沾满血腥。但至少能让更多的人有饭吃,有衣服穿——比起那种一遇到天灾就要四处迁徙,途中倒毙无数地惨烈景象,已经要强得多了。

接下来,红袍法师的强权统治在内乱中瓦解,而另一个更庞大的塞尔联邦则在旧国度的废墟上诞生,可惜这个新生的塞尔联邦,虽然拥有更加辽阔的土地,以及更加良好的名声,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收益——金矿在几个世纪的采掘之下枯竭了,丝绸之路因为海上航线的兴起而渐渐变得无利可图。调节气候的魔法系统也随着红袍法师的失势而崩溃,之后一直都没能完全修复,人们又回到了靠天吃饭的境地。

莱瑟曼女巫虽然和红袍法师同为奥术使用者,并且借助巧妙的权谋运用,拥有着更加良好的声誉,但在民生建设方面,反而远不及后者——红袍法师们好歹还为发展农业而建造起了灌溉系统,以及调教天气的法术。至于通过炼金术作坊生产的各类魔法道具,更是通过各地的红袍法师租界商馆广销全大陆,从而获利丰厚……当然,民众并未从中获得多少福利,但至少是有这么多的财富涌入了塞尔。

而出身蛮荒的莱瑟曼女巫,显然没有此类经济头脑,在基本掌控了中央政权之后,就进入了漫长的僵尸状态,主要的执政态度就是听天由命,什么都没做,任凭地方自治——后期的塞尔联邦,基本上是处于实质分裂状态,连统一的政令都没有,联邦政府管不着的地方越来越多,唯一的政治主题就是打内战,自然是谈不上什么施政纲领。就算是在国家相对统一、政局相对稳定的联邦前期,莱瑟曼女巫主导的联邦政府,也多半只是一个维持会,对内对外都一样的无所作为,只要不出乱子就好。

——对于莱瑟曼这样荒僻贫瘠的封闭小国,无为而治或许是正常的统治方式。可若是放大到囊括小半个费伦大陆的塞尔联邦,这种“不作为”的执政态度,就会变成全面瘫痪了。

更要命的是,对于近代工业的前身,塞尔红袍法师们在各家炼金术作坊组织制造,通过海外租界商馆行销全大陆的各类魔法物品,这一支撑塞尔对外贸易的重要产业,莱瑟曼女巫甚至还要刻意扼杀。

——在莱瑟曼女巫的习俗文化中,虽然极度重视奥术,但制造魔法物品却是“低贱”的工作,女巫不准学习跟制造物品有关的专长,否则就会被视为比通奸更严重的耻辱,违犯者会被女巫会除名与放逐。

由于莱瑟曼女巫自身被陈规陋习限制,不能插手炼金术行业,从中分润到任何好处。因此,出于打压红袍法师势力的考虑,由莱瑟曼女巫主导的塞尔联邦政府,居然竭力限制本国炼金术作坊的发展,甚至强行关闭了作为销售点的各处海外租界商馆……

再加上耐色瑞尔帝国的强力竞争和技术革新,结果就是联邦政府迅速毁掉了自己唯一的工业化支柱产业,以及整个商业贸易网络,让塞尔沦为了一个纯粹的农业国,彻底跌出了近代化工业大生产的时代快车。

虽然这种釜底抽薪的做法,确实是沉重地打击了红袍法师的经济实力,削弱了他们的政治影响力,保证了莱瑟曼女巫的稳定执政地位,但代价也未免太沉重了——彻底的“去工业化”!

这一固步自封的保守做法的弊端,在最初还没有显现出来。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当别人都在加速进步,资本主义经济蓬勃发展的时候,塞尔的文明程度却是止步不前,甚至在日益倒退——制造业一片空白、农业靠天吃饭、交通条件恶劣、商业被外国人把持……情况变得越来越可怕,以至于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

同周围那些生气勃勃的新型国家相比,这个国度在许多方面都已经远远落后了。

在中世纪僵化思维的女巫们统治下,塞尔联邦的面貌在数个世纪内都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土地被无数仿佛“国中之国”的庄园主们划分,按照几千年以来的惯例向农民们收取粮食、布匹等实物地租,并且对农民摊派各种繁重的劳役,让他们能够勉强不饿死就已是万幸。虽然不少学者都建议对农业进行全面改革,包括改良种子、引进高产作物、修建灌溉工程、扑灭牲畜疫病等等,但是他们的建议都被彬彬有礼地搁置起来——在推崇复古的莱瑟曼女巫眼中,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东西就是最好的,任何改变都是歪门邪道。

对外贸易也同样糟糕,由于几乎是亲手捣毁了自己的工商业,塞尔联邦只能出口粮食、牲口、矿产等自然资源,来换取国外昂贵的工业制成品,其中的剪刀差足以让最迟钝的人感到肉痛。军队的各类装备基本全靠进口,塞尔本国连一杆步枪、一粒破甲弹都无法制造。工业化大生产的外国商品汹涌而入,迅速打垮了本地脆弱的手工业,进而导致了全面的贫困和动荡,而由于联邦权力的松散,莱瑟曼女巫却连闭关锁国的保守办法都没办法推行,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联邦变成耐色瑞尔的资源仓库和商品倾销地。

接下来,执政者已经来不及改弦更张,一场更大的灾难就接踵而至,彻底毁掉了这个国家的根基。

——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塞尔高原及其周边地区长期干旱,雨水匮乏,土地干裂,河川断流,蝗虫遮天蔽日,粮食经常颗粒无收,而东方荒野上的游牧民族也连年前来袭扰。联邦政府却依旧混乱无力,并且变本加厉地催逼赋税,以维持越来越浩大的军费开支和权贵们不断攀比的奢华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