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他毕竟没有跟整个朝廷作对的勇气,所谓的严查重惩,折腾到最后,也仅仅是将前任军机处领班大臣、兵部尚书和十几个相关官员撸了顶戴就地革职了事……只是从此愈加看紧了自家小金库,再也不肯掏出内帑银子给朝廷填窟窿了。
所以,尽管康德皇帝陛下明知道在此刻的军机处内,差不多人人都在盼着拿他的内帑银子来救急,却依然没有丝毫松口的打算——这银子就是丢到水里,还能有个响声呢!而若是丢给你们,却是连个响声都没有,就不知去向了!
唉,这实在是朕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啊!就凭你们这副德行,哪怕天崩地裂、海枯石烂,也甭想从朕的兜里掏出一两内帑银子来!!!
第五章 君亦是亡国之君(上)
既然皇帝死活不肯拨发内帑银子,那么朝臣们自然也没有那么高的思想觉悟,愿意捐献出家产来报效国家……这帮家伙们在贪污国家府库的时候自是肆无忌惮,但要他们拔一毛以利天下,却是万万不能的。
至于说要做一个名垂青史的诤臣,为了朝廷社稷而将自己和儿孙都置之脑后,提出恢复官绅一体纳粮纳税之类釜底抽薪的狠招……那就更是想都不用想了。
于是,面对着触目惊心的财政窟窿,大家只能无休止地继续僵持下去。
只是这问题终究还是要解决的——在朝臣们看来,只要自己这边一直硬顶着不松口,皇帝最后还是只能屈服退让,为朝廷慷慨解囊大发内帑,因为这毕竟关系到他的江山社稷、龙椅安稳……
不过,在这朝堂之上,无论如何总还是会有几个人替皇帝着想的,否则朝廷早就已经垮了。
看到大家若是继续再这样僵持下去,只怕是要拖第二天早上也没法散会,一位衣帽豪华,身穿亲王服饰的军机处大臣,最后瞅了一眼藏在袖子里的小纸条,终于起身站了出来,慢条斯理地向皇帝开口探问。
“……启奏皇兄,臣弟偶得一策,或可暂缓国用不足,只是有些上不了台面,不知当讲不当讲?”
“……呵呵,但言无妨,朕都听着呢!不知庆王御弟有何高见啊?”
瞧见是自己的同胞弟弟,庆亲王完颜那桐出来发言,康德皇帝顿时从宝座上挺直了腰杆,不再板着那张仿佛别人欠了自家几百万巨款的死人脸,而是一下子变得和颜悦色起来。
所谓打虎还需亲兄弟,在彻底看透了朝臣们尸位素餐的本质之后,康德皇帝很自然地转而任人唯亲,大肆提拔宗室亲贵进入朝堂。而他这个比自己小一岁的弟弟,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仗着自己作为亲王和皇弟的超然身份,经常在军机处口无遮拦地畅所欲言,虽然闹了不少笑话,但却很对皇帝陛下的胃口——最起码总比那些泥塑木雕一般死不吭声的衰朽老臣要强一些吧,再不济多少也能活跃一下气氛不是?
“……启奏皇兄,如今这朝廷的财政之所以会入不敷出,关键还是出在根子上。”
这庆王才刚一开口,就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田税呢,是有地的人不交税,交税的人没有地,自然收不上来;商税呢,也是赚钱的生意人有门路不交税,交税的生意人一个个先后破产,照样很难收得上来;还有盐税和矿税,则是肥了那些站在明面上的盐商和矿主,还有暗地里缩在他们背后拿大头的家伙,却惟独穷了皇上和朝廷!嘿嘿,若是照着这个势头发展下去,去年朝廷能征上来三千一百五十万两银子,都算是不错了的。到了今年岁末的时候,只怕是连三千万两都未必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