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页

当初第一次听说这个故事的时候,完颜德昭曾经拍案叫绝,以为这就是帝王之术的精华所在。但是等到他真正登基即位之后,才发现实际情况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

在完颜德昭登基之初,清理反对派党羽的时候,曾经命人查抄了一家以豪富闻名京城,至少有三四百万两银子家资的大贪官,本以为能够大发一笔。不想在抄家之后,居然只上缴了很少的一点儿零碎银子、铜钱和古玩,折合总价不过三万余两!就连这个贪官在城外置办的几座庄园,也全都不翼而飞了!

哪怕他在盛怒之下,一连打杀了三四个前去抄家的侍卫,也无法拷问出那些失踪赃款赃物的下落——因为这会坏了规矩,牵出从中分润到油水的一堆大人物……下场绝对会比被皇帝打死还惨……

所以,一旦贪污成了风气,搞到了哪怕杀掉贪官也抄不到钱财的份上(钱都被抄家的人给私分了,并且宁死也不吐出来交给皇帝),这一套看似精妙的权术,也就成了大笑话——既然你的策略就是大用贪官,那么又该从哪里去找一批不贪的人帮自己搂钱呢?又该到哪里去寻找一批公正廉明的人来审理贪官呢?

若是皇帝自作聪明,一味地养贪弄权,反倒排斥清官,其最后的结果,往往就是整个朝廷彻底失控,皇帝身边的人迅速被贪官收买,一切耳目都被贪官蒙蔽,既听不见民间的抱怨,也抓不住贪官的把柄。

就算这位皇帝抓住了把柄,想要宰掉一个贪官,满朝文武也会立即联合起来逼宫,甚至能把皇帝给逼得退位——既然人人都在大肆贪污,把贪污捞钱变成了惯例,又怎么能容许皇帝破坏规矩,以贪污的罪名来杀人呢?若是纵容了这一“歪风邪气”,谁晓得下一个挨刀子的会不会是自己?

——把贪污变成官场常例的后果,就是根本没法反贪了!反贪就是找死!不反贪则是等死——如果对贪污不加以任何限制的话,最终必然会搞到民怨沸腾、揭竿而起的……

由此可见,违背伦常的歪门邪道实在是走不得,否则就跟吸毒似的:一时的爽快,带来无穷的灾难!

综上所述,哪怕是对于一位需要玩弄权术的皇帝而言,清官也终究还是比贪官要好的。

非常遗憾的是,完颜德昭发现自己身边已经找不到几个清官了……

第二章 失控的帝国(中)

s:有人问为什么用康德年号,还联系到了某位大思想家……这可是末代皇帝溥仪在北迁之后的年号啊!(满洲国小朝廷)不是很应景吗?

※※※

在军机处里面,有一个倚老卖老的文华殿大学士费立国,时不时地打着自家私房钱的主意,就已经很让生性吝啬的皇帝陛下感到浑身不舒服了。

而更让皇帝感到抓狂的是,今天来打他家私房钱主意的家伙,居然还不止一个!

“……启奏我主万岁,奴才今天上朝之时,乘轿行于宫外街市之上,看见京中八旗兵丁日子过得甚苦,颇有些衣不遮体,食不果腹之辈,故而对朝廷怨言也是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