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人家这么体贴他们萨摩健儿赶路辛苦,为了让他们不必跋涉千山万水,跑到冰天雪地的陆奥国才能打得着仗,不惜自己漂洋过海,主动把脸凑上来找打……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这是典型抖男一心找虐的精神!所以自己万万不可操之过急,让人家还没到地头就给吓跑了。
于是,当藤原梅竹大人的南路军已经开拔之时,两万多萨摩军却又在京都城中踯躅好几天,一直等到有探子确证了大批会津藩兵在敦贺港登陆之后,岛津怒志殿下才不紧不慢地离开京都,指挥全军沿着北陆街道挺进敦贺,与远道而来的五千会津藩军,展开一场决定命运的较量。
实际上,这次战役从一开始就毫无悬念。
双方都是配备了西洋火器的新式军队,也都有过一定的实战经验,但一比四的兵力差距,就足以决定了会津藩军的绝对劣势。另外,敦贺港也并非什么险要坚固的名城,而只是一个由许多木头房子乱七八糟凑起来的大杂烩,没有任何像样的规划,甚至连城墙和护城河都没有。
虽然会津军从登陆之初就抢修工事,试图将敦贺港要塞化,但是一直等到萨摩军进逼郊外,规划中的壕沟、胸墙和堡垒也只完工了不足一半,在大范围的全线攻击之下,很难发挥多少用处。
更糟糕的是,会津军由于启程过于仓促,粮食竟然没带够,而登陆敦贺港之后一看,全城居民逃得干干净净,根本甭想“现地调达”。为了避免把这场远征变成绝食旅行,松平正之只好硬着头皮把大部分船队打发到越后、能登各地搜集粮食,直至萨摩军杀到,都还没来得及赶回来……结果就是导致会津军在战斗爆发前夕,即使想要撤退都没有足够的船只,不得不在敦贺港和强敌死磕。
而准备不足的战争,通常都不会有很好的结果——当双方开战之后,萨摩军只是朝敦贺港内发射了几轮灼热弹和燃烧弹,就烧起了铺天盖地的熊熊烈火,让据守在城内的会津军陷入一片混乱。
然后,随着岛津怒志殿下的一声号令,两万名骁勇的萨摩将士顶着稀稀落落的流弹,全力奔跑着快速越过敦贺港郊外未完工的壕沟与胸墙,与工事后面措手不及的少量防御者,展开了一番短促而又激烈的白刃战,便将会津军最后一轮有组织的抵抗彻底击溃,迅速奠定了胜局。除了会津藩主松平正之带着两百余人侥幸夺船逃生之外,其余军士被重重包围,无路可逃,尽数惨遭屠戮。
至此,旧幕府体系遗留下来的最后一支正规军队,便在敦贺海滩上的血泊中灰飞烟灭……而会津军实际上是根本没必要打这一仗的,只要肯耐心地多等待一阵子,时间就会给他们带来胜利。
因为,他们的对手,岛津家“丸之十字”军旗下的两万萨摩军,其实早已是将死之人了。
第二百零三章 该死的还没死(下)
在经历了最后的一番激战之后,萨摩军对会津军残部的围剿,也渐渐进入了尾声。
“……预备——发射!轰隆隆……”
伴随着轻型臼炮喷吐出的明亮火焰,只听得一声闷雷般的低沉巨响,会津军残兵据守的最后也是最大一座寨堡,由原敦贺奉行所官邸改建的司令部,顿时被砸得土石迸飞,轰然坍塌。无数血肉模糊的肢体残块,与碎散纷飞的木石瓦砾混杂在一起,仿佛冰雹般迎头砸下,场面之残酷令人不忍卒睹。
“……班载(万岁)——”
趁着烟尘弥漫、视野模糊之际,萨摩军组织的拔刀队发出了临战的怒吼,抡起锋利的太刀,一举冲入了炸塌的寨墙。随即便从硝烟弥漫的瓦砾堆间,传来了一串刀剑撞击的咔嚓声,以及仿佛野兽搏斗般的咆哮嘶鸣和粗野谩骂。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伴随着飞溅的热血,无数死不瞑目的尸骸,如犁翻的土块一般四处散落。但越来越多的萨摩军,还在继续涌入寨堡,踏着同僚与敌人的尸体步步进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