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页

※※※

s:字数以外,有些近期的读书感悟很想和读者们聊聊。

近两天,朋友推荐我看一本介绍斯巴达衰亡的书,感觉末期的斯巴达真是很让人无语啊,和电影里的斯巴达300真是天壤之别,有点类似于劣化版本的微型罗马帝国。

很多人都知道,斯巴达的男性公民从小就要接受严酷军事训练,过集体生活,整个国家都是一座大兵营——但是和现代国家包吃包住还有津贴的征兵制度不同,斯巴达人接受军事训练的费用,在军营里的生活费,还有购置武器的开销,都要由每个人家里自行负担的。万一训练尚未结束,家里就没钱交学费和食宿费了,这个倒霉鬼无论多么勇猛善战,都要取消公民资格!

感觉挺像是“自备干粮的五毛党”……

这在早期贫富分化不严重的时候,倒还没什么问题。每个公民家里都有一些土地,由奴隶耕种,依靠出售余粮购买装备,女人做家务带孩子,男人则专心打仗。虽然每一家的土地有多有少,但差距并不是特别巨大。由于斯巴达人鄙视一切艺术与享乐,生活开销很少,几乎把所有的钱都花在了军备上,所以虽然交通不便,商业不发达,经济条件比同样规模的其它城邦要差,还是可以维持起一支庞大的公民兵队伍。

与此同时,海上霸主雅典的商贸发达,经济收入远在斯巴达之上,并且正处于最辉煌的黄金时代。但问题是,伯里克利为了要把雅典建成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所以从公元前447年到公元前431年,他搞了雅典卫城、帕特农神庙、纯金雅典娜神像、比雷埃夫斯港等好多大工程,在公共建筑、雕塑、绘画上花了太多的钱,论购买力大约相当于现在的6000万美元!

那年头,大家的生产力水平都很差,6000万美元是一个天文数字(按照粮食价格算的),而且雅典毕竟只是一座城市,不是一个帝国,政府再怎么富裕,也无法在短时间里拿出这么多钱挥霍。结果伯里克利就挪用了提洛同盟的公共金库,差点把希腊盟邦气死——大家省吃俭用缴纳了这么多钱,是为了抵御波斯而储存的军费,结果都变成了雅典城的房子和雕像,当我们是傻瓜还是提款机啊?

其它城邦受不了,打算推举一个不那么爱铺张的强大城邦来当新盟主,于是便选择了斯巴达发动了伯罗奔尼撒战争——它们觉得斯巴达人讨厌艺术,过集体生活,不搞建设,没有任何享乐,想花钱也没办法花。给它当小弟,最多只要赞助一些武器采购费就行了,总比雅典人没完没了的盖房子造雕像要强。

没想到等斯巴达打赢雅典当上老大,向小弟们索要保护费的时候,居然收得比雅典人还狠——的确,过集体生活的斯巴达男人没办法享受,但斯巴达的女人却不受制约,有了机会就要挥霍无度。而斯巴达人不做生意,这钱都要小弟们孝敬,盟邦确实不用再负担房子和雕像的工程款,却得给斯巴达女人的珠宝首饰、锦衣玉食还有高档化妆品买单……而这些东西的开销自古以来都是无底洞,于是压迫更加沉重了。

更诡异的是,斯巴达本身也被大笔涌入的财富给逐渐冲垮了——首先,全希腊的财富流向了斯巴达,立即导致了可怕的通货膨胀。其次,由于分配制度不合理,战争红利被上层权贵所攫取,成为私人财富。随着物价暴涨、货币贬值,下层公民的财富等于是严重缩水了。

如此一来,贫富差距急速拉大,越来越多的家庭支付不起小孩的训练费,只能让他们回来种地,丧失了公民权。在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束时,斯巴达估计有一万户左右的公民,大约一万四千名斯巴达战士。过了十几年,等到底比斯“神圣联合”的基佬们起来造反时,斯巴达的公民兵数量反而减少到了8000左右。其它人都破产降级为边民,甚至负债沦为了奴隶。

接着,斯巴达被底比斯成功爆菊,丢失了老大的位置,来自盟邦的孝敬没有了,但是上层权贵已经被养刁了胃口,不愿意再过苦日子。怎么办呢?只有搜刮自己人了——于是,斯巴达公民加速破产,等到亚历山大大帝的时代,这个城邦已经完全掉到二流水平了,大帝甚至不屑于征发他们的战士。

在这之后,斯巴达也改革过几次,想要扭转这种公民持续破产的势头。罗马人在这个阶段的做法是搞职业军队,但是斯巴达人却没有想到过这么做,坚持自费的公民兵——因此改革失败,国力持续下滑。

在汉尼拔横行意大利的时代,斯巴达整座城邦只剩下150户公民了——在温泉关的时候也有300人啊!现在只剩了一百五,还能派上什么用场?

更可悲的是,这么一百五十个斯巴达战士,还爆发了旷日持久的内战,往日的希洛人奴隶纷纷逃亡或割据边境独立,甚至反过来攻打斯巴达城邦本身。最后,当罗马人打过来的时候,斯巴达已经彻底退化成了一个破烂的小村庄,让罗马将领惊讶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