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页

那位北朝天皇大概以为,既然天照大御神乃是自家祖宗,那么按照东方的惯例,胳膊就总会往里拐的。只要供奉得勤勉一些,偶尔背弃一下誓言也没啥大不了——事实上,差不多同样的丑事,古时候的天皇已经做过很多次了,却从来没看见过天照大御神降下什么诅咒……于是就让他们的胆子越来越大了。

然而,正当北朝君臣们拿着三种传国神器弹冠相庆,以为国家即将恢复安泰的时候,却不小心忘记了一个很微妙的问题:此次被他们所欺骗、所迫害、所追杀的那帮家伙,同样也是天照大御神的子孙……

结果,这一背信弃义的清剿行动还没有完全取得成功,整个东瀛就再次陷入了空前大乱,诸侯彼此攻杀,幕府崩溃倾覆,京都化作一片火海。之后更是持续数世纪的漫长分裂割据,还有翔龙帝国远征军的两次大举入侵,东瀛四岛甚至一度举国沦陷……世人都疑心这是天照大御神在惩戒不肖子孙。

在这种极度血腥的动荡乱世之中,京都的历代天皇就连自家性命都很难保住,自然不会还有什么心思去继续追杀南朝的落魄亲戚。于是等到过了几个世纪,江户幕府重新统一全国的时候,南朝的这些家伙居然不知从哪个旮旯里又冒了出来,并且拿着三件传国神器四处宣扬,自称是什么“后南朝”,强烈要求新的幕府出兵维持公道,让京都朝廷履行昔年和约当中的“两统迭立”方案,交出窃居已久的皇位。

这个问题顿时让幕府和朝廷都很头疼——请现任天皇禅让皇位自然是不可能的,不但是皇室方面绝对不答应,幕府也不愿意由此引发更多的动荡。而下辣手镇压同样也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事情本来就是朝廷理亏,而且前次毁约之后所发生的一系列可怕灾难,迄今还让大家记忆犹新……虽然还不能完全肯定这真的就是天谴,但任谁也不敢再冒一次这么大的风险去试试运气。

最后幕府和朝廷所商量出来的处置办法,基本上就是冷处理,或者说无视——任凭这帮自称“后南朝”的家伙在民间再怎么闹腾,总之幕府就是不支持、不反对、不理睬,当他们统统都不存在。而在朝廷那边,差不多也是同样如此办理,认为他们闹着闹着觉得累了,也就会自己逐渐消散了。

这个主意谈不上不好,但也谈不上很好——所谓的“后南朝”组织在鼓噪了一阵子之后,看看天底下都没什么反应,确实是没有了精力和财力再继续闹腾下去。可是那几个南朝皇室后裔,却仍旧是不依不挠。由于没有人再继续为“后南朝”提供经济援助,他们索性就自己在江户弄了家铺子,大模大样地贱价甩卖起了各种朝廷官爵,以此来充作活动经费,发誓要把“后南朝”的旗帜打到底……偏偏这家杂货铺所鼓捣出来的所谓“南朝仙籍”,居然还真能得到高天原众神的承认!

这或许是对于自家子孙惨遭违约和迫害的一种补偿吧……虽然在形式上多少有些古怪。

于是,这桩令人捧腹的咄咄怪事,只好就这么一直漫漫无期地拖了下来,而南朝后裔们虽然复国无望,但在这间杂货铺里的卖官生意,倒也顺顺利利地一做就是几百年。凡是那些想要在死后轻松成仙的家伙,富人就去京都走门路购买官爵,穷人则来这里挑拣山寨货……也算是各有所爱了。

如此这般,这个住在江户杂货铺里的天皇,就这样传承了一代又一代,最后传到如今这位“熊泽天皇”的时候,已经成为江户城内相当著名的一处旅游风景点了——凡是来到江户城的外地游客,往往都会慕名在这里瞧上几眼,再花上几百文钱,给自家小孩随便买个官职回去,权当是旅游纪念品……

※※※

“……实际上,幕府当初之所以容许南朝皇族在江户城立足生根,代代繁衍,也是存着几分制约京都朝廷的意思。万一哪代天皇突然脑筋抽风,妄想发动倒幕,那么就可以把后南朝抬出来与其打擂台……”

老和尚静水幽狐朝店铺内那张显眼的十六瓣菊花屏风遥遥一指,苦笑着解释说,“……可是当真等到了眼下这个时局危殆的年头,这杂货铺里的后南朝早已是彻底沦为了天下笑柄,幕府想要拉他们当幌子都觉得不好意思,认为实在是太掉价……十五贯的关白,十二贯的太政大臣,啧啧,那后南朝的征夷大将军,又该卖几贯一个?”

“……确实是这个道理。”菲里也忍不住笑了起来,“不过,您刚才说这店里有三件神器?按照您更早之前所说的内容,他们不是在当年停战议和的时候,就把神器交给京都朝廷了吗?”

“……根据后南朝方面所提供的解释,当初他们交给北朝的神器只是仿冒货,真品还留在自己的手上。而京都朝廷自然是对此矢口否认……至于这事情的真假嘛,恐怕就只有天照大御神才晓得了。”

老和尚静水幽狐有些不以为然地耸了耸肩膀,“……喏,请您仔细瞧啊,在这位‘熊泽天皇’脖子上挂着的玩意,就是八尺琼曲玉,而绑在腰带上的东西,则据说是曾经斩杀八歧大蛇的草薙剑,还有一面八咫镜,索性直接摆在了柜台上……是不是一副没把它们当回事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