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马走到路边,从怀中取出父亲的书信,撕开封口,忐忑不安地展开信笺,只见信上写道:
天赐吾儿:
见此书时,为父已在九泉之下矣!锦衣卫虎狼之性,残忍毒辣,罔顾天理,即杀其父,必杀其子。吾儿非常人也,当此生死关头,万望节哀顺变,趋吉避凶。切莫以一时之不忍,徒逞血气之勇,而铸终生之恨。
读到此处,天赐又是慌急又是痛楚,仰天狂呼道:“爹爹!你为什么不告诉儿子?儿子誓与您同生共死。弃父逃生,异日有何面目立于天地之间!”又想:“爹爹,你何其愚也。明知朝中群奸要害你性命,为何不肯逃走?莫不是要效仿岳武穆的愚忠吗?”眼前渐渐模糊了。天赐强忍泪水,匆匆再往下看,只见信中又写道:
太史公曰: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念为父一生耿介,生不能为国锄奸,当一死以全志。求仁得仁,杀身取义,尽一人臣之本,虽不敢言有泰山之重,亦非鸿毛之轻也。
今日之祸,实种因于二十年前,其中因果,难以尽述。先皇弃世之日,即为父丧生之时,此亦早在料中。唯恨苍天弄人,不予我时,致令雏子无依,漂泊天涯。有负重托,死难瞑目。
兰儿奇人之徒,艺绝天人,当世之红线隐娘也。护吾儿远走异乡,隐姓埋名,为父尽可宽怀。此不幸中之万幸也。为父聘兰儿为吾儿妇,此中深意,汝知之否?吾与陈兄卅载为友,相知与心,交称莫逆,唯以此事相欺,黄泉之下,愧对故人。
方今朝政昏暗,权奸肆虐,民心离散,大乱将生。不轨之徒,枭霸之属,妄生异念,窥伺鼎器,假称仁义以收豪杰之心。此辈狡狯,必多方游说吾儿,图为所用。望吾儿秉心执意,莫为佞言所动。为父之死,时也命也!吾儿切不可对新君心存怨怼,更不可屈身从贼,与朝廷为敌,堕我李氏世代忠义之风,致令为父泉下为羞。切记!切记!
天赐匆匆读罢,心中狂叫:“爹爹,儿子这就去救您。”现在立刻回去也许还来得及。父亲不肯走无妨,先将锦衣卫杀个落花流水,然后再慢慢劝父亲。他飞身上马,拍拍马颈道:“小黑,快带我回家,越快越好!”小黑咆哮欢腾,四蹄翻飞,快如风驰电掣,直奔府城。
行出数里,只见从府城方向沿官道有二十余骑健马迎面驰来。马上乘者都是军官打扮,个个佩刀带剑,异常剽悍。天赐的乌骓马神骏非凡,那二十余骑健马也不逊色多少,转眼间便驰到面前。众骑士并无让路之意,直向天赐冲过来。天赐大为光火,只因身有要事,不想与他们争路,带马让在一旁。
众骑士却不肯罢休,一人骂道:“大胆刁民!”扬起马鞭劈头便打。天赐侧身让开,暗想:“这是哪里来的官军,如此傲慢无礼。”那军官一鞭击空,怒道:“老子要打你,你这狗头竟敢闪避,是想造反不成?”另一军官道:“快走!办正事要紧。”那军官恶狠狠瞪了天赐一眼,策马随众人而去。马蹄激起路上的沙土,溅了天赐满头满脸。
天赐暗骂:“狗头无礼!”不想与他们一般见识,继续向府城疾驰,很快便到了北城门。往日北门只有三五名军士把守,今天气氛却有些不同寻常。远远地便望见数百名军士荷枪持刀,严密盘查往来行人。天赐慌忙带住坐骑,踌躇难决。这一队军士也许正等着捉拿他,这一去岂不是送入虎口?天赐咬咬牙,狠狠心,暗道:“有什么好怕的?总不成丢下父亲不管。”主意拿定,再无怯意,拍马直奔城门。
忽然。路边闪出一人,抓住缰绳,低声道:“李公子,你不要命了吗?快随我走!”只见此人身材高瘦,双目炯炯,是府衙的杨巡检,当年也曾传过他武艺。天赐急道:“杨大叔,快放手,小侄要进城去。”
杨巡检不由分说,将天赐从马上拉下来。两人转到僻静处,杨巡检道:“李公子,千万不要进城。锦衣卫的走狗正在到处搜捕你,这一去无异于自投罗网。”
天赐道:“杨大叔,我不能不去。家父尚在城中,只怕已经落入锦衣卫魔爪。我要进城去救父亲。”杨巡检黯然道:“公子不必去了。李大人已经遇害了。锦衣卫今天一早便闯入尊府,宣布李大人的若干罪状,自然都是些莫须有的罪名。李大人被当场杀害。”
乍闻噩耗,天赐痛断肝肠,仰天悲呼道:“爹爹,我不该走的!不该走的!”杨巡检长叹一声,说道:“事到如今,李公子万望节哀。唉!昨天我便得知锦衣卫秘密潜入兖州,猜出不会有什么好事。暗中转告李大人,请他早做提防。可是李大人视死如归,今晨一直在等着锦衣卫上门。义之所趋,不避斧钺。这份气概好生令人相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