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页

梦莲引着彭恋霜穿堂过室,来到了一座院落之外。

只见这重院落与别处不同,正厅之前由两列甲胄齐全的兵士守卫,整座院子四通八达,极是壮阔。梦莲上前向其中一名甲士低声说了几句话,那甲士向彭恋霜微加打量,便径自入内去通报。

不到片刻功夫,那名甲士匆匆而出,向彭恋霜施了一礼,道:“大人有请彭小姐。”

梦莲向彭恋霜笑道:“小姐请自行入内便是,此间乃大人处理公务之重地,小婢不便入内。”

彭恋霜闻言,便向她笑了笑,随那甲士进了厅中。

只见那厅极是宽阔,甲士将她让入厅中之后,便自行退了出去。

彭恋霜见厅上迎面正中悬着一个赤金匾额,匾上书着四个大字——玄静甯远。

她将这四个字轻轻念了一遍,却见那匾下却也立着一面大屏,那屏上竟然仍是四象之图,只是与先前在房中所见略有不同。彭恋霜看在眼中,心中微觉诧异,不知道这沈冥沈大人何以对这四象之神如此偏爱。

——四象源于古时星相,指的是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三辅黄图》中有云:“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以正四方。”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形状如龙,所以称东宫为青龙或苍龙;西方七星奎、娄、胃、昴、毕、觜、参形状如虎,称西宫为白虎;南方的井、鬼、柳、星、张、翼、轸联为鸟形,称朱雀;北方七星斗、牛、女、虚、危、室、壁,其形如龟,称玄武。

——这四方之神多被用于军容军列,乃是行军打仗之保护神。《礼记》中曰:“行。前朱鸟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招摇在上。”陈满注曰:“行,军旅之出也。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四方宿名也。”又曰:“旒数皆放之,龙旗则九旒,雀则七旒,虎则六旒,龟蛇则四旒也。”其意便是将“四象”分别画在旌旗上,以此来表明前后左右之军阵,鼓舞士气,达到战无不胜的目的。《十三经注疏·礼记曲礼上》论及其作用时说:“如鸟之翔,如龟蛇之毒,龙腾虎奋,无能敌此四物。”道教于中原兴起之后,将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纳入其神系,作为护卫之神,以壮威仪。《抱朴子·杂应》描绘太上老君形象时便云:“左有十二青龙,右有二十六白虎,前有二十四朱雀,后有七十二玄武。”

——四象之中,龙属东方七宿。只因这七宿形状极似龙形,角宿为龙角,亢宿为颈项,氐宿为前足,房宿为胸房,心宿乃龙心,尾宿为龙尾,箕宿为尾末。因此七宿位于东方,依五行之说属青,故名“青龙”。西方白虎为战神,号为“监兵神君”,具有避邪、禳灾、祈丰及惩恶扬善等神力。东汉应劭所著之《风俗通义》中曾记载:“画虎于门,鬼不敢入”,“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执抟挫锐,噬食鬼魅。今人卒得恶遇,烧虎皮饮之。击其爪,亦能辟恶。此其验也。”除此之外,古人还认为白虎是一种祥瑞:“德至鸟兽。”南方朱雀并非凤凰,而是一种三足神鸟,即玄鸟。《诗经》中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它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太上黄箓斋仪》卷四十四称南方朱雀星君为:“井宿天井星君,鬼宿天匮星君,柳宿天厨星君,星宿天库星君,张宿天秤星君,翼宿天都星君,轸宿天街星君。”《道门通教必用集》卷七云:“南方朱雀,众禽之长,丹穴化生,碧雷流响,奇彩五色,神仪六象,来导吾前。”《云笈七籖》卷七十二引《古经》“四神之丹”称:朱雀者,南方丙丁火朱砂也,刨液成龙,结气成鸟,其气腾而为天,其质阵而为地,所以为大丹之本也,见火即飞,故得朱雀之称也。玄武之本意乃是玄冥,武为黑,冥为阴。玄冥起初是对龟卜的形容,因此,最早的玄武即是乌龟。《楚辞》中云:“召玄武而奔属。”王逸注:“呼太阴神使承卫也。”洪兴祖补注:“说者曰:‘宣武谓龟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鳞甲故曰武。’蔡邕曰:‘北方玄武,介虫之长。’《文选》注:‘龟与蛇交为宣武。’又有《礼记》曰:行前朱鸟而后玄武。”孔颖达疏:“玄武,龟也。”《后汉书》中曾言:“玄武,水神之名。”李贤注:“玄武,北方之神,龟蛇合体。”唐段成式所著之《酉阳杂俎》中亦有记载:“朱道士者,太和八年常游庐山,憩于涧石,忽见蟠蛇如堆缯绵,饿而变为巨龟,访之山叟,云是玄武。”

彭恋霜正向那屏风细看,只听屏风之后传来一个声音,“是彭师妹么?请进来说话。”

彭恋霜闻言,微觉吃惊,心道此人素昧平生,为何会称呼我为师妹?当下绕过屏风,进到了内间。

只见屏风之后,一名青年男子正襟危坐,他身前案上却放着几件小小物事。彭恋霜不及去看那男子相貌,便已一眼落在了案上。但见那案上不仅放有自己随身携来之玉兽,更有先前柳伴花交给同伴的那枚玉制髑髅。

那男子见她进来,当即指着案上玉兽道:“师妹远道相送此物而来,当真辛苦了!”彭恋霜见这人二十六七岁年纪,剑眉星目,神色深沉,想来便是众人口中的“沈大人”了,又听他仍是叫自己做“师妹”,忍不住道:“彭恋霜参见大人……不知大人为何要称我为‘师妹’?莫非和长歌岛有什么渊源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