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镇在晋庄镇的包慧与赵大熊两人,将自己手里能用的人手都撒出去了,只是为了维持晋庄镇的秩序。
谁也没有想到,一片沉寂的大水塘里扔了一块石头进去,居然激起了如此大的风浪。整整十几天的时间,包慧与赵大熊两人也是累得疲惫不堪,好在这一波终于是结束了。
“这梁老板,会不会亏本啊?他高价心了,卖给谁啊?”赵大熊看着包慧问道。
“自然是有地方卖的。”包慧道:“你也不想想,朝廷既然开始这样做,就意味着,粮价,马上就要放开了。这可是大买卖,只不过我们这些年来一直使用统购统销,朝廷就是想先看看影响有多大。然后评估一下政策该怎么调整而已。”
第0743章 奴隶贸易
粮价放开!
对于武邑治下的北方广袤地区而言,绝对是一个重磅炸弹。
自李泽崛起之后,在他治下,一直执行的都是粮食统购统销,并把粮食作为一般等价物与所有物价挂钩,从而强行维持着治下的物价平稳,而为了保证这一政策的有效运行,李泽甚至在粮食不足的时候,从外部高价购进粮食,而在辖区内平价出售,为些他每年要补贴数十万贯银钱进去才能拉平账目。
粮价的放开,则意味着这执行了多年的政策的寿终正寝。虽然公粮仍然还存在,但公粮更多的是作为赋税的一种在上交。
李泽治下的北方,一般情况之下,农民只有两种赋税是需要交的,一便是公粮,二是人头税。其它甚至连徭役都不存在。需要征发百姓做某些大型工程,或者是为战争服务时,朝廷都是给予工钱的。
当然,如果农民们想要进城去卖点自己的土特产,那还是要交税钱的。但这又属于交易税的种类了。
说起来在李泽的治下,农民的日子,还是极好过的。与其它地方比起来,他们虽然不富,但绝对地不会饿肚子了。如果一家子会经营,在伺弄好自家的土地解决温饱的基础之上,还能做点其它的小营生,那日子就会过得特别地滋润了。
当然,朝廷还是采取了许多办法,把农民束缚在了自己的土地之上,比方说土地不准抛荒,抛荒一年,当年的公粮便会翻番,抛荒两年,分给你的土地就要收回了。
北方还有地主吗?
当然也是有的。不过最顶级的,现在也不可能超过五千亩土地,这是当初李泽划下的红线,超过了这个限额,能让你交税交到怀疑人生。
到了现在,还拥有如此多的土地的大地主,其实已经不多了。因为,很难找到佃户了,大家都有地,谁来给你种?农时一到,大家都在自己的地里忙活。所以在北方的还拥有如此多田亩的大地主,家里的佃户,一般有两个来源。一个是从伪梁那边逃亡过来的,没有户籍,两手空空。另外一个来源,就不太光彩了,是从东北那边贩卖过来的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