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页

寻唐[校对版] 枪手1号 1672 字 2023-03-19

“太傅猜一猜,这一次我的船队带来的货物是什么?”金满堂笑眯眯地道。

李泽重新坐了下来,开心地道:“你不让我猜,我还真想不出来,你这么一说,我可就猜得出来了,粮食,你这一次带过来的,肯定都是粮食对不对?”

金满堂伸出大拇指:“太傅果然非常人也,一语中的。大战方止,此刻我想太傅最缺的,恐怕就是粮食了。我可是知道,太傅在武威,是以粮食为储备保证的。这一次虽然来得不多,但我想,对于太傅稳定人心,必然会大有作用。”

“知我者,金公也!”李泽开心地大笑道。

第0468章 助力

李泽在武威节镇,是将粮食作为一般等价物之一的。所有其它的商品的价格,都是与粮食挂钩的。

大唐时期,一般等价物基本上已经是使用贵重金属,如金,银等了。但历经战乱以及节镇割剧之后,贵重金属的重要性已经大大下降,拿着金银买不到粮食的情况,比比皆是。

毕竟,盛世之时,金银是财富的象征,而乱世之际,人命如草芥,不知多少王候将相被踩入泥浆,多少富贵豪门一朝之间沦为难民。

那段时间,只要你有粮食,便可以轻而易举地拉起一支队伍来。只要你有粮食,便能聚集起偌大的势力。

也正是因为如此,大唐后期的节镇,绝大部分都出自各地豪强以及名门世家,因为他们控制着土地,也控制着粮食。

但将粮食作为一般等价物,又是有着极大风险的。毕竟这个时候,望天收还是常态,一年能不能丰收,还是要看老天爷赏不赏脸,给不给面子。给面子,风调雨顺,那自然是大收,可一旦旱涝灾难甚至地龙翻身等等,都可以让粮食歉收甚至绝收。

李泽敢这样做的底气,一来是因为他执政之后,在武威地区大肆兴修水利,在他的影响之下,义兴社的推动之下,一地官员上任的第一件事,多半便是修水利,修道路,整河渠等等,这在极大程度之上,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将对老天爷的依靠,降到了这个时候的最低限度了。

二来,李泽敢这样做,是因为他在治下实施的是平价粮食。依靠着供销合作社,他始终将粮价多年以来一直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之上。即便是最困难的时候,他也竭力所能地保持粮价的稳定。为了做到这一点,他甚至高价从外面购进粮食,然后平价出售给治下的子民,每年为了补贴这其中的差价,都是一个极大的数字。

在武威,是没有私人粮商的,但凡有人敢私自售卖粮食,被抓到之后,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砍头。百姓所有的粮食,出了留下自用之外,唯一能够售卖的对象,就是供销合作社。

但多年以来的坚持,还是让他有了极大的收获,那就是与粮食挂钩的武威经济,一直维持着稳定向上的发展。

粮价不乱,武威的经济就不会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