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的海外贸易空前发达,便是缘于先进的造船工艺和强大的海军,原本算是荒僻的南蛮烟障之地的广州,泉港,也正是因为海外贸易而繁荣起来。
时至唐末,经济重心其实已经正在向着南方转移,而这些港口云集之地,更是无比繁华,这些地方,也正是李泽最为垂涎的地方。
这个时候的大唐人,大概还没有什么海权的意识。大家的关注点都还在陆地之上,但李泽却很清楚这一点的重要性。最早的时候,他孜孜不倦地想要拿下横海,也是看上了横海治下的临海之地。
李忻陪着李泽一家人登上的,正是这支水师队伍里最大的一艘车船,对于这些北方人来说,船虽然很常见,但这样的战舰却都是第一次看到,无不是刘姥姥进大观园,一个个都瞪大眼睛看着这稀奇的玩意儿。
看不到人划桨,战船却在黄河之上平稳地航行,李泽也是仔细地打量着脚下的这艘战船。心里却在盘算着,自己什么时候才能拥有一支真正的水师队伍。
第0283章 恩典
过了孟津关,李泽便算是真正的双脚踏上了洛阳的土地了。
洛阳,从广义上来说,甚至可以当成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在相当长的时期之内,在中国的历史之上一直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虽然后来因为经济重心的南移,使得洛阳的地位日益下降,但这并不妨碍其在历史中的重要性。
洛阳位于洛水、伊水交汇处的洛阳盆地,四周被山地围绕,北临氓山、黄河,西临崤山、熊耳山,东临嵩山,南临外方山,山河众多,从地理位置上而言,对洛阳有着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
虽然山脉众多,但利用河流以及山河之间的平原,洛阳的位置却又算得上是四通八达,经过崤山向西可以抵达关中平原,向东可以联通开封,渡过黄河向北可以抵达黄土高原,向东北则可以抵达华北平原,向南可以抵达南阳平原,江汉平原。
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决定了洛阳自汉朝以来,一直便是重要的城市节点,人口庞大,李泽来到的这个时代,虽然没有了叱咤风云的中国第一任女皇帝武则天,洛阳也没有了神都的称呼,但其在大唐的重要性,并没有丝毫的降低。
其仍然是隋唐大运河的枢纽地区,自隋唐以来,朝廷便在这里修建了无数的大型粮仓,向东连接着淮海一带重要的粮食产区,向西则连接着长安。
四通八达体现着洛阳重要的地位位置,但也代表着一旦有战事,这个地方,也便是四战之地,而由于洛阳的富有,也使得任何一个想要有所作为的势力,无不把将打下洛阳作为自己的一个重要任务。在这样的一个局面之下,纵然洛阳周边北有孟津关,西有函谷关,东有虎牢关,南有广成关,另外还有轩辕关,大谷关等一系列重要关卡,却仍然不能避免一次次地被敌对势力攻破,一次次地遭受着摧残。
十五年前的农民大暴动,洛阳就曾被攻破,遭受到了史无前例的大破坏。而福王李忻也就是在那一次浩劫之后成为东都防御使,率领五万神策军驻守东都的。
想要拿下长安,必然先取洛阳,这几乎是现在所有有志于天下的那些节镇们的共识。虽然现在洛阳仍然牢牢地控制在朝廷手中,但这里也成了多方势力交织,纠缠的一个中心。无数的势力,都想在洛阳插上一脚,安插一些自己的人手。
像这一次阻截李泽求援信的官员,便属于宣武节度使朱温的麾下。东都防御使麾下如此重要的位置也被人所策反,使得李泽不得不担心这里的安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