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王则在凤阳老朱家祖坟当天子,统辖淮右、江西、两湖、西南诸地。
如此局面,大体就是个势均力敌。
谁也甭想吞了谁。
只是,问题坏在凤阳那边有几万淮西精兵在,就是把淮军全拉过去也未必能压制得住这帮淮西兵将,所以把福王弄到凤阳去的话,有很大的可能是这位福天子在发现自己也兵强马壮后,大概率会撕毁协议,翻脸不认人。
因此,凤阳肯定不行,陆四还指着淮西兵将能服从潞政权不给他添乱,送福王过去就是自个砸自个脚。
湖广一带有左良玉的二十多万兵马在,更加不合适,余下可供选择的大概就是浙江和福建了。
不管是在浙江还是在福建,都必须得到东南最大实力派郑芝龙的支持。
郑家陆战不行,水师力量却是强悍,郑家不配合的话,远在江北的淮军对于“福政权”的影响力就会降低,毕竟淮军没法越过郑家水师同“福政权”直接挂钩。
而且孙武进为潞王保驾护航带去了近万兵马,陆四眼下又必须调集重兵北上山东、河南,他也抽不出同等军力的兵马保福天子到东南去。
再抽,后方淮扬就完全成了空架子。
就算潞王登基后南都同淮扬保持全天侯亲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也要防着淮西那边军将搞“摩擦”。
这一摩擦,人家要是发现淮扬空虚的很,会不会扩大,就很难说了。
故而,思来想去,陆四决定先缓一缓福政权的建立,至少也要等他在山东扛住满州的第一波攻势再说。
缓立福政权也有好处,就是能让潞政权的合法性再大一些。这样,屁股已经在龙椅上的朱常淓更加不会让出皇位给承序第一人福王了。哪怕崇祯的太子跑到南都,他朱常淓也不可能让位!
等到福政权设立,两个明朝的内战就是不可避免的。
只要他们不联合“北伐”,打破脑袋陆四都不正眼瞧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