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公,如今高寿几何?”曹娥又问道。
“老臣七十有八。”司马亮应道。
“司马公如此年纪,还出来为国尽忠,实是人臣楷模……朝廷理当表彰,司马公当为公爵才是。”
大秦经过数代皇帝不断改革的爵位制度,与商鞅之时已经有很大的不同,但有一点却没有变化,那就是再大的功勋,最多也是封侯,曹娥此时直接拿出公这一爵位,看起来是她作为妇人不懂勋爵之制在胡乱安排,但实际上还是在收买人心。
司马亮心中微微一动。
以他的年纪经历,对于这种虚爵之位已经没有什么兴趣,但是曹娥这话语却给他提了一个醒。
他是儒学世家,儒家崇周复古,周的爵位便是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而此时法家才是大秦第一显学,虽然儒家也拥有极大的影响力,但坚持下来的二十等军功授爵这一根本原则,还是在践行法家的理念。
若是真能以改革爵位为突破口,确实能够帮助如今咸阳城里的这个朝廷收揽更多的人心,同时也展露其与逃到洛阳的小朝廷的不同。
若真如此,自己这个公爵之位,还真是得要了。
见司马亮在那若有所思,曹娥又转向董辅等人:“四位校尉都是哀家父亲旧部,当初哀家未嫁之时,便曾经以长辈之礼拜见。如今虽然事易时移,可通家旧谊未变。四位叔父将哀家自危难之中救出,又平定咸阳城中的叛乱,却还只是区区校尉,这岂不是让人认为朝廷赏罚不明让忠直之士寒心?哀家原不该过问朝堂之事,但司马丞相,为何不择美号将军给四位叔父,以作酬功之赏?”
司马亮心中又是一动。
自己老对手曹猛的这个女儿,还真不简单。
虽然手段还直白拙劣了些,不那么婉转,但是,她已经懂得投其所好,同时尽可能发挥自己的长处,来收买拉拢人心了。
对于曹娥的这种举动,司马亮并没有太放在心上,反正曹娥的打算他都看得一清二楚,因此也不敢再作观察了。
“功赏爵禄之事,推后再议,今日老臣与四位校尉来,还是前日所言之事。”司马亮咳了一声然后说道:“不知太后以为前日臣等建议之事是否妥当?”
前日司马亮与四校尉便曾经来过一次长信宫,目的就是借助曹娥这个太后的名份,请她出旨废黜嬴吉,另立新帝。曹娥此时心中对嬴吉自然是极恨的,加上如今身不由己,因此并没有犹豫就同意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