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敞开了吃,可能只够两个月。
所以李国英也对守住西安没什么信心。
李定国如果带的粮食够充足的话,甚至都不用强攻,只要把西安城团团围住,围的水泄不通就是了。
届时没了粮食,清军自己就会开城投降。
到时便是李国英再横加阻拦也是无济于事。
没办法,人在强烈的求生本能面前任何命令都不会听的。
清兵们也是人,所以不可能违背这个本能。
事到如今,李国英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不过他到底是多留了一个心眼,那就是在潼关方向部署了一只偏师接应。这样一旦关中方向战事失利,李国英就会在第一时间向潼关方向转移。
届时是去河南还是去其他什么地方再做决定。
一开始李国英还有所犹豫,担心清廷方面会抓着这点不放,定李国英一个失土之责。
但现在他却是完全不担心了,因为大清各地都燃起了战火。
不仅是陕西、山东、河南哪个地方日子好过?
在李国英看来将来山西、京畿等地多半也逃不开战事。
既然各地都有麻烦,那么李国英打的烂一些也不会那么起眼了。
正是抱着这样的心态,李国英才会存了退守潼关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