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来想去也只有同知赵光德最合适。
此人素来和秦若甫政见不合,秦若甫看他不爽很久了,正好借着这个机会让他背锅。
他的具体计划是这样的,为了守卫松江他率领军队在城外扎营以防止明军炸开城墙顺利杀入城中。
背靠坚城的情况下清军还是有一战之力的。可就在他率部鏖战力竭想要退回城中时,同知赵光德因为个人私怨拒绝打开城门。
这种情况下秦若甫只能率部突围,继续留下去只能等死。
经过一番奋力厮杀他终于杀出一条血路,一路退回淮安。
而事后也证明了秦若甫的选择是正确的。
因为赵光德不仅仅是个人恩怨置秦若甫的安危于不顾那么简单,而是与明贼暗通款曲,事后直接打开城门献出城池。
秦若甫又将整个计划在脑中过了一遍发现简直是天衣无缝。
毕竟顺治皇帝也不知道松江城的情况究竟是什么样,还不是秦若甫说什么就信什么。
哪怕是顺治皇帝心中有所怀疑,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至于赵光德肯定会被明军杀死。
死人是不会开口说话替自己辩解的。
秦若甫越想越觉得自己十分聪明。
死守什么,跑路不香吗?
只要两头骗非但没有罪过说不准还能捞到个功劳,岂不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