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页

在城北一处杂乱无章的军营见着那个借帽于他的军士,徐汝愚挣扎跪坐到他的身边,精卫想去扶他,被他眦目瞪回。看到昏迷之中的借帽军士,心中痛楚难当,接过他的手掌,将自己聚集的一点丹息,悉数渡给他。

借帽军士悠悠睁开双眼,看见徐汝愚在他身前,眼中绽出最后的光彩,绚烂之致,气息微微的昂起身子,欲要跟徐汝愚说什么。徐汝愚将耳朵贴在他血污不堪的嘴边,勉强听懂:“我娘常跟我说,青凤将军佑护我们的家园,让我也要跟你一样。如果她知道我借帽子给你,一定会很高兴。可惜没人告诉她老人家人。”

“家园”二字如弑神所发出的那道雷光直贯入他的脑海,再也止不自己的泪水,望着借帽军士渐渐涣散的眼神,柔声说道:“我去帮你告诉他。”

徐汝愚目光缓缓扫过众人,问道:“有谁认得他住何处?”一直在旁服侍的那个人开口说道:“小人是跟张大牛一同逃到新丰城的,知道他瞎眼老娘住在何处。”徐汝愚对他说,“你带我过去吧。”说完,吩咐精卫架起他跟张大牛的尸首,一起向西城贫民区走去。那名伍员也跟在后面。经过营门时,徐汝愚望也没望一眼站在门旁的陈昂与方肃众人。

经过西城贫民时,望着被拆得七零八落的民房,问旁边的精卫:“房子是不是拆了用作石弹了?”

精卫小心翼翼的回答:“是的,守城大家都责无旁贷。”

徐汝愚一把挣开他的掺扶,一屁股跌坐到地上,骂道:“责无旁贷个屁,那城东大青条石建的房子呢?”那名精卫虽被他这么严厉的斥骂,却生不出一丝怨意,双目泪水蒙蒙,将徐汝愚扶起,几乎是将他抱在怀里。陈昂与方肃远远听了,叹息不已。

三数尺蓬草勉强遮盖的棚户,四面毫无遮拦,寒风肆虐穿行,一个堆满皱纹的老脸惊恐万分的面对来到她身前的众人。

徐汝愚看见这棚户人要躺下也是不够,那瞎眼的老妇人蜷缩于一角,被寒风吹过,瑟瑟颤抖不已。一时不知如何将来意说出口来,望向领路的那名军士,那人对老妇人说道:“青凤将军过来看你。”扶她出来。

徐汝愚不避秽臭,执过她的手,说道:“你儿子今天借帽子给我,我顺路过来跟你说一声。”老妇摸索着伸到徐汝愚的脸上,徐汝愚将头微垂,任她摸向只有寸余短发的头顶。

“是青凤将军啊,大牛这小子是在将军手下当差?”

“是的,作战还很英勇,我马上要带他到别处作战,大娘怕是一时见不了他了。”徐汝愚见她风烛残年,生机将息,不忍将噩耗道出。吩咐一名精卫:“你找方统制好好安置一下。”

就在一旁的方肃见他连跟自己说话也不愿意,心头难过的要哭出来。徐汝愚见那名精卫扶老人离去,又吩咐人备来纸笔,立即写就:“张大牛,东海新丰义士,于新朝五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将护首皮帽借于青凤将军,自己遭箭石贯顶而亡,青凤将军徐汝愚铭志其义举也。”交给领路军士,说道:“以此立碑。”说完放声大哭,久久渐息,又厉声问向方肃:“毫不经训练,却派去冲阵,你为何如此狠心?”

方肃欲言又止,终是背过身去落泪不止。

那伍员在旁说道:“是铭家说若是三次冲阵不死,才可以正式录入军籍。”

徐汝愚听完,浑身一阵颤抖,扫视过众人,目光最终停在陈昂面上。陈昂避过头去,朗声说:“若是有人对这伍员报复,族法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