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道很长。约五百千米左右。皇帝走走停停,来到正面的楼阁前。默默的数了数台阶数,台阶分三层,每层九阶,总共只有二十七阶。皇帝心中隐隐有点不满——九五之尊,台阶怎么样也得分五层,每层九阶,只修了三层,明显是偷工减料。皇帝皱了皱眉头,指着楼梯借题发挥道:“刘爱卿,易经上曾说:‘人主不登高,登高会导致百姓颠沛流离’,爱卿修将如此高阁给我居住,百姓岂不要颠沛流离?”
刘备干笑一声,答:“启禀圣上,易经所述纯属胡说八道。我大汉自黄巾祸起,皇帝何曾登高,百姓照样颠沛流离。臣来自辽西出云,辽西地寒,当地土著建房全是高楼,楼下牧马以及日常活动,楼上睡觉,其部族首领天天登高,未见其部落百姓颠沛流离。
登高不登高,纯属个人居住习惯,民情风俗,与五行八卦无关,与百姓苦难无关。臣在青州也居高楼,十余年来,青州百姓一日富过一日,未曾颠沛流离。所谓‘人主登楼,主百姓颠沛’的易经说法,臣以为,那是写易经之人内心嫉妒,自己住不上高楼,所以就胡说‘人主登楼,主百姓颠沛’。
臣以为,易经五行之说,不过是原始的拜物崇拜——崇拜能砍木头地斧子,所以认为金克木,需要用祭祀来表达对斧子的崇敬之情,时代变迁,目前所发现的金属有铜、铁、锡、铅、金、银,臣相信,今后我们能发现更多的金属,金克木,所有的金都可以克木吗?臣以为不尽然。
还有,臣以为书写易经之人是个自大狂,没见过海中巨鱼,却又装着无所不知,所以就胡说‘巨鱼出,主君王死’。陛下,我大汉自建立以来,分封的诸王不过百余人,臣的青州百姓近三年捕获的海中巨鱼(鲸鱼、鲨鱼)都上千了,若真是‘巨鱼出,主君王死’,嘿嘿,我青州今后还要捕捞上万巨鱼,即便是一百巨鱼导致一个君王故去,那我大汉所有君王全部算上,尚不够分配。
臣以为,易经五行之说,都是原始蒙昧人的发昏乱语,吾皇圣明,别信那些胡说八道。”
刘备抢上前一步,一指楼阁道:“此楼阁为臣亲手设计,房屋整体除了窗户外,全用石材与混凝土建造,侧面窗户采用落地大窗,白日屋内明亮异常。根本不需要点灯。正厅为直通楼顶的大跨度门庭,庭顶镶嵌玻璃,门庭两侧有楼梯逐级而上,直通二楼、三楼,为吾皇居所。二楼、三楼上有两个小会议室,可让吾皇接待众臣,商议政事。门庭地面之下还有一层,一半是储存食物地仓库。另一半是厨房和仆人地住所。这座楼阁背后的那堵墙尚有一个小门通向后院,那里有池塘与花园供陛下赏玩。”
皇帝脸色稍霁,抬腿向楼阁走去,进了楼内,东转转,西转转,好奇地打量着眼前这古怪地建筑。这是一座集住宅与办公于一体的楼阁,将过去皇帝数个殿堂集合在一起,长条形的大楼宽七十余米,长二百一十余米,这座大殿堂花了三年的功夫才建成。
皇帝最满意地就是屋内明亮如昼,白天根本不用点灯,欣慰地说:“刘爱卿,此处甚佳,吾甚爱之。众卿初入洛阳,你也帮众大臣安顿一下吧。”
刘备毫不犹豫的点点头:“众大臣地房屋由我青州相国高堂隆捐献建筑,目前已在步广里建起百余座房屋,先到先得,众大臣可自行挑选。”
刘备眼珠转了转,再次启奏道:“陛下回宫。各班用具不齐,宫外尚有部分商人意图捐献,百姓一片拳拳爱心,陛下召见一下他们加以抚慰,如何?”
皇帝看看空荡荡的大厅,心中一动,虽然商人低贱,至此穷困之时,有人给送东西总是好事:“那就见见吧。”
刘备招手叫过侍卫,吩咐:“去到宫门外。先招呼五名坐床商人来。”
五名坐床商人进宫。恭恭敬敬的向皇帝行了跪礼,一时之间。皇帝不知该怎样与这卑贱的商人打交道,刘备插入问:“你们几人运来了多少坐床?长的有多少?短的有多少?”
坐床,是青州对沙发的称谓。所谓长地坐床就是长沙发,短坐床就是单人沙发。
商人们争先向刘备抱着数目与价格,夸耀着自己的商品,刘备截断他们的话说:“给与你们皇室专用的资格,悬挂标牌,你们愿为此付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