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页

兴宋[校对版] 赤虎 1938 字 2023-03-15

童贯先是吓了一跳,手忙脚乱地带着人登上高处一看,立马又乐了——方腊水军是奔着下游去的。哈哈,时穿时长卿呀,你蹲在通州推三阻四的,这下好了,连方腊水军也知道你的动向。如今吃亏了不是,你这才出发,方腊水军就全体出动了。

中午时分,下游浓烟四起,童贯见到这种阵式,心中不免忐忑:难道我又葬送了一支队伍?……不对啊,他们还没有到我的麾下,我只不过让他们及时赶到而已,怨不着我啊。

时间慢慢地向前行走,童贯觉得每一秒钟都过得那么悠长。

第401章 打仗不再靠拳头了?

最初,浓烟刚飘起不久,江面上隐隐约约传来打雷一般的声音。这打雷声接连不断响成了一片,滚滚的浓烟反而被人忽略了。

古人并不知道光线传播比声音快,他们先看到烟火,然后听到雷声,却并没有把这二者联想到一起。这烟火有可能是拔头水军战船被焚烧而产生的,当然,也可能是方腊水军的船只焚烧而形成,不过,因为大家都见了方腊水军出营时的威势,所以后一种想法只是在脑海中转了转,却觉得绝无可能。

其实,宋人是最早知道光线的“小孔成像作用”,著名文学家苏轼曾发现了小孔成像以及银版固定影像的现象,如果苏轼不是被贬谪,导致他的学问在宋代不被尊崇,也许照相机已经相片会在宋代被发明出来,也许中国会提前发现某些光学理论……但这个时候,众人都在忧心忡忡的望着下游。

接下来,浓烟不仅没有飘散,反而不断有新的火柱飘上天空,在此期间,隐隐的雷声一直响个不停。等到了傍晚,火光越来越亮,下游方向已经红透了半边天,在暮色中,那片火焰比晚霞更明亮。

方腊水军出阵的时候,那庞大的数量吓坏了所有人,这时候大多数人都不敢猜想胜负的结果,只是希望海州水军方面不要损失的太惨。此刻,眼见得暮色苍茫,江面上的雷声还响个不停,太尉谭稹叹了口气,竖起大拇指夸奖:“海州军真是顽强啊,都打了一下午了,虽处劣势,居然还缠斗不休。嗯,看来,方腊军不可避免地要被拖入了夜战,但愿夜战能有转机……至少,他们能多逃出几艘船来吧?”

在场的将领中,多数都见识了方腊水军出动时那浩大的队伍,这时候,众人都猜测海州雷火兵是处于下风。然而,一直处于逆境的队伍,面对如铁壁铜墙一般推进的巨船,鏖战半日犹在坚持战斗,而且把战事拖延到了晚上——这支队伍该有多顽强啊。

这一刻,众人虽然都未见过海州雷火兵当面,但都不由自主的在心中默默向这支队伍致敬。

真是顽强啊!

因为最后的战况不明朗,童贯等人一直放心不下,众将聚集起来一直未解散,就枯坐在帐中等候最终结果。傍晚时分,方腊水军部分的战船零零星星的返回,但这些战船都是小型战船,并不是战事的决定因素,这让大家对战况的判断依然摸不着头脑——虽然返回的战船全都是一副惨遭极度蹂躏的模样。

童贯在帐中一边指挥江宁府残存的水军人员冒险过江,打探下游的战况,一边感慨:“没想到海州雷火兵如此强悍,大约,摩尼教教匪也吃了不少亏,瞧他们的小船一副惨样……可方腊水军的大船在那里?他们的巨型楼船、艨艟、斗舰、大海鳅……怎么都没见返回?”

童贯这座军帐就扎在江岸的大堤下方,大堤上时不时有瞭望的军士下来,汇报方腊水军的情况,方腊军战败的船只入营,全在岸上的监控下……当然,如果他们朝江北岸冲过来,童贯也有足够的逃跑时间。

因为方腊水军的空群出动,整整一天江面上几乎没有渔船,只有江水滔滔不停地向下奔流,所以,这时候方腊水军的一举一动都特别明显。谭稹侧耳倾听着夜晚的风声,风声当中,那隐隐雷鸣声依旧响个不停,而且有越来越清晰的倾向。太尉谭稹闭上眼睛,想了想,插话说:“海州雷火军真是坚韧——他们还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