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练使”一类的官衔属于闲官,担任者或者是退仕官员或者是贬官。这样的官员只拿钱不干事。于是,海州团练使这个官职,加上团练副使,总共七八位官员挂衔。等时穿从海州出发的时候,闲惯了的官员们都不愿意挂上“团练使”头衔出阵。这一方面是因为时穿做事比较独,把自己的东西看得很紧,外人插不上嘴;另一方面原因则是:万一担任了团练使,就要童贯、谭稹两位太监名下奔走,官员们觉得很没面子,干脆你推我我推你,都不愿意出头。
海州兵出战一事,上面催得很紧。新任海州知州章昭只能哄着时穿先出征,表示团练使随后就任命下来。而作为大军的前锋,时穿在通州停留十天,等待正式的上司上任,这理由充足的,哪怕童太监亲自来催,他也有说辞。
林冲自然也明白其中的奥妙,他沉吟着说:“十天啊……恐怕还不止十天。用十天时间让丁壮简单掌握一下军令,这有点难度,好在我们还有时间拖延,还可以边走边训练……给他们配置什么武器?”
时穿想了想,回答:“我打算从施军监那里临时调用一批普通军服,武器上面,就给他们配置长枪、短剑……”
说到这里,时穿突然停顿了一下,而后稍作停顿,继续说:“你还别说,大帽檐的范阳帽真是火枪手的最佳装备,大大的帽檐可以挡住雨雪,让火枪引火池不被雨雪打湿……好吧,再去定制一批高质量的范阳帽,用皮料做盔顶,或者毡制的,帽檐一定要大,帽子形状一定要好看。帽边再加一根皮绳,可以通过收缩皮绳调整帽圈的大小……还有什么?”
还要加上一点装饰——认识这么久,林冲总算了解一点海州大商人时穿的脾气,面前这厮在追求精致上,比大多数宋人还过份。
接下来,两人又商议了一番新军装备,随后时穿告辞而去。心头火热的林冲在宿舍里坐不住,披上斗篷,拿起长枪,出门巡视岗哨。
半夜时分,天空飘飘荡荡的下起了大雪,天气愈发严寒,部分哨兵以为此地本是军营,加上还有巡海水军屏护在外,不免精神上有点懈怠,林冲走不久便发现了这种状况……
第396章 林教头雪夜巡营
处不处罚哨兵,为这事林冲犹豫了片刻。
这种事要是孙立摊上,绝对会毫不犹豫下手处理,他是海州团练唯一的马军统制,底气足,根本不担心别人闲话;要是徐宁碰到这种事,大约会装看不见——金枪班里类似这样值勤打瞌睡,躲藏到避风处的事情不少,大家都一样的同僚,基本上都是官宦子弟,谁肯得罪人?再说,皇宫内苑,哪会有不开眼的毛贼跑这来偷东西。那地方真出了事,也是赵家子孙夺位起争执,平常人躲都来不及,谁敢凑那热闹?
这种事如果被张横遇到了,这厮绝对会嚷嚷的全军皆知,他会把全军都喊起来,然后公开处置偷懒的士兵——对于身为海州军官,这厮是最满意的。想必这厮过去待过的登州水营,海州水军的装备更好,训练更严格,而且待遇薪水都没的说……这让出身于梁山的张横唯恐自己做事不认真,被人以为“匪性难除”,所以他对执行海州军规最为热心。
如今,这种事让林冲与上了,林冲犹豫片刻,终于决定命人招呼今夜的值星官……还好还好,值星官还算尽忠职守,待在自己的屋里没有偷懒。等他一头雾水被喊来之后,林冲指着空无一人的哨位,下令:“查清楚今夜值勤哨兵,依律严惩。”
随即,不等值星官回话,林冲继续前行。
海州军各项操典非常严格,触犯各种纪律该怎么处罚都有明文规定,“细者愈细,密者愈密,摇手举足,辄有法禁”——这就是宋代立国时赵普与宋太祖所说的宋代基本国策:“政出于一,权归于上,使一兵之籍,一财之源,一地之守,皆尊法守职而为之”。百官不过执行规条而已,于是,从中央到地方,“上下相维,如身使臂,如臂使指”,达到空前集中和统一。
所以,林也冲无需告诉军官怎么处罚,该怎么处罚也不由他做主,操典上都写着呐,他只要告诉值星官哨兵犯了什么错,必须处罚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