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枪手附近,还有一队队铳手在训练。铳手不装备铠甲,只穿着一身灰色皮衣皮裤,头上顶个简单的皮盔——他们的板刷式盔缨是黑色的。这些人身上的皮衣、皮裤带有很多口袋,这种衣服,胸前、腋下都鼓鼓囊囊,类似现代的冲锋衣。他们的武装带也挂满了各种工具与包囊。
铳手的训练气氛没有枪兵那么严肃,他们在什长的命令下,十人一队,反复训练着火药装填与击发动作……
时穿背着手转了几圈,又转回炮队。
炮队装备的是十门野战炮,全带有轻便的炮车,其中除了三门十二磅炮,剩下的七门都是炮身细长的六磅炮——当然,对外宣称这全是“鱼炮”。
既然是捕鲸船上用于发射鱼叉鱼矛,用来捕捉鲸鱼的“鱼炮”。操纵者当然要从渔夫那里招募,于是,一百多名在夷州岛从小培养的义儿兵,用“渔夫”的身份混入军队,再添上部分从海州码头招聘的不入流渔夫——后者只能当辅兵使用——两百四十人的炮营组建完毕。其中,九磅炮每组五人伺候,十二磅炮配备十人炮组,辅兵则负责搬运炮弹,伺候炮营的骡马。
炮营原本是不出战的,时穿想将凌飞留在家中看管家业,但考虑到军队已经完成战时编制了,单单把炮队留下来,今后万一需要他们上战场,结果他们歇菜了,那么花这么大价钱装备与训练,就显得很愚蠢。所以最终,时穿还是决定带上炮队。
炮队的训练很规范,时穿转了一圈,几乎挑不出毛病,他又转回枪兵行列,查看林冲的训练——崔庄团练好歹也训练多年了,时穿以前过于忙碌,抽不开身子亲自操练他们,等林冲这些军官到来后,时穿的烦恼彻底解决了——有人天天盯着,在耳边日日吼着,团练们的组织性噌噌上涨。
转了一圈回来,林冲也卸下指挥责任,返回指挥台。他几次冲时穿蠕动嘴唇,最终还是开口问:“大人,这次出战,九纹龙史斌是否要同去……”
时穿目不转睛的盯着团练操练,答:“童贯在江宁,我都不想去跟他汇合,怎么让史斌露头?”
林冲点点头:“也好,让他在崔庄多歇歇,顺便照料一下阮通的伤势……”
“切——”时穿鄙夷的说:“他会照料阮通?我看他照料失足妇女到很精心——这厮吃饭不付帐,看戏不给钱,嫖妓不付款,我都给他结了几次账了。难怪当初史家那么大的家业,都让这厮败了,只好上山做土匪。”
其实,时穿还有一份命令是给留守的时姓族人的,那就是:等他带队走后,找个理由杀了史斌。
第391章 金枪班徐宁的赴任第一天
忙碌的日子又过了几天,三日后,五艘快帆船载着约六百吨琉球硝石抵达海州;五日后,两艘船载着约两百吨日本硫磺,另一船载着约百余吨印度硝石同时进港。当日,殿前司马军内直左班(直同值,意为执勤人员。‘内直’为皇宫宿卫,分左右两班,宋太宗时将‘内直’改名‘金枪班’)散祗候徐宁(俗称‘金枪班枪头’,或简称‘金枪头’,后来讹称‘金枪手’)来崔庄报到——至此,海州团练出发的日期,似乎已无法推迟了。
张横、林冲、孙立等梁山旧人听到徐宁的到来,纷纷从各地赶来与兄弟相见,连重伤未愈的阮通也抱着病躯抵达团练总部,唯独史斌犹在妓院中——他这是自惭形秽。
梁山好汉投降后,即便是不愿做官、回家耕地的人也带走了大笔金银,他们回到乡间,做个欺男霸女的恶霸不成问题。唯有史斌被时穿截了下来,既没有回乡也没跟着宋江。当然,真实的历史上,因为他是老种经略的“党人”,也饱受童贯打击,在仕途上没什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