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传回临安的时候,李邺用睡袋包着自己,正在发出响亮的鼾声。这些年来南征北战,他已经打出了响亮的名头,算得上大宋名将之一了。虽然有些纸上谈兵的战术“大师”们时常会贬斥他,说他完全是靠领先于对手几代的武器优势压制对手而取得胜利的,但这并不能抹掉他这些年来开疆拓土的功绩。
一昼夜间奔行了一百二十里,虽然是骑着马,可紧接着又打了一场大仗,也让他累得吃不消。
卫兵看到远处疾驰而来的马,立刻端起枪,警惕地向那边摆摆手,希望让主帅能多睡一会儿。但李邺已经翻身坐直,抹了一下胡子拉渣的脸:“让他过来!”
“都督,王副都督已过星星峡!”那传信的带来的是一条好消息。
此次西征,灭西夏并不是赵与莒的最终目的,他的目的在于收复西域——在恒逻斯之战后,中原王朝便失去的那片滚滚黄沙。他甚至还想更多一些,西域与中亚,绝不是天然的两条国界。
“有没有遇上蒙胡?”李邺揉着因为睡眠不足而有些发红的眼睛问道。
虽然蒙元被灭了,但拖雷的兄长窝阔台与察合台还在,面对大宋这空前强大的敌人,这曾经反目的兄弟又整合于一处,他们在炎黄十一年前还曾多次入寇,不过在被近卫军打痛了两回之后,便再也不敢靠近河山、东北,转而集中力量寇掠西夏。此次征西夏如此容易,在一定程度上也要拜这二人之赐,将西夏国力已经完全耗尽了。
有“飞将”之称的王启年,在这种大漠草原上的作用便被发挥出来,为了防止蒙胡扼住星星峡,借着地利阻断大宋西进的步伐,他亲自突击,要赶在蒙胡作出反应之前夺取星星峡。
“没有,没有发现任何蒙胡的踪迹,王副都督要卑职向都督请示,是继续前进还是就地休整。”
李邺嘿笑了一声,王启年这厮倒是越来越滑头了,他眯着眼往西北方看了看:“王启年岂是坐等老子命令之人,你说实话,他此时是不是已经继续向前了?”
那士兵吐了一下舌头,笑道:“就知道瞒不过都督,王副都督已经兵分两部,小部就地扼守星星峡,等待都督大部队进入,他亲自领三千龙骑兵挺进大漠,他要卑职禀报都督,所有补给都已备好,都督只要能在七日内跟上他,那么就绝无危险!”
“那厮倒是自信,龙骑兵打恶战惯了的,难怪他自信。”李邺嘟囔了声,心中多少有些羡慕,王启年升官升得很快,如今已经是他的副手,差些许便可以同他并论了,但王启年还保留着亲自带军突进的习惯,倒是他,如今身体微有些发胖,就是想亲自领兵突击也不可能了。
“都起来,都起来,告诉他们,若是再休息下去,王启年这厮就要把肉和骨头全啃光了,咱们就只能去喝他剩的汤水!”李邺站起来,卫兵替他收拾好睡袋,他大声下达命令。看到那些躺在黄土之上的士兵们纷纷起身收拾东西,他转向那个传令官:“你赶上去通知王启年,少则三日,多则五日,我必然赶到,这次要一鼓作气,将蒙胡赶出西域!”
他用的是一个“赶”字,而不是“灭”字,这其实泄露了赵与莒组织此次西征的第二个目的:祸水西引。
炎黄九年的时候,赵与莒便定下计策,要联络欧洲诸国夹击西亚诸国,为此派出以邓肯·波罗为首、于竹为副的西征舰队。西征舰队虽然不象东征舰队那么庞大,但也云集了大宋海军的精兵强将,还配有海军陆战队,他们也是炎黄十一年出征,但到现在也没有消息传回来,最近一次派人带回消息,是他们抵达了处在非洲最南端的海角——这个海角的名字不再是赵与莒熟悉的好望角,而是望宋角,表达全舰将士对于大宋故土的难舍之情。
这个名字多半是邓肯·波罗那厮取的,实际上是在向官家表忠心,他以一个欧罗巴人成为舰队都督,非议一直存在,他也不是傻子,知道于竹恐怕还有一个使命,就是在他不稳的时候随时取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