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页

“哦,乔卿何罪之有?”赵与莒也吃了一惊,国子监祭酒并不是什么要职,也只是在他赵与莒亲政之后,比较重视舆论清议,需要国子监祭酒替他管着那些热血过剩的太学生,这才重视起这个职位来。乔行简在这个位置上做是既不是锋芒毕露,也不是庸庸碌碌,还是让赵与莒比较满意的。

“臣与史逆嵩之有旧谊,故此有书信往来,朝中一些事情,臣曾与他提起。”乔行简苦笑道:“臣知他颇有才具,故有此行,却不曾料想他竟然包藏祸心,臣识人不明,特此向陛下请罪。”

赵与莒看了看邹应龙,神情有些淡淡,邹应龙则是满面愕然之色。

在他刚才呈给赵与莒的证据中,确实有乔行简写与史嵩之的信件,而且其中还提到乔行简对于赵与莒的一些国策的怀疑,虽然没有什么大不敬之语,但私结逆贼这个罪名是脱不掉了。

“臣郑清之亦有罪。”郑清之也离座拜倒:“臣在史弥远幕下时,便与史嵩之有旧,史逆致仕之后,臣与他屡有往来,便是两个月前,臣还迎他入府……”

说到这里的时候,郑清之声音微微发颤,犹豫再三,然后道:“在臣府中,他虽有怨愤之语,臣未能及时向陛下奏报,反倒替他隐瞒,臣罪之大,实为不赦!”

说完后,郑清之深深跪拜下去,以头触地,显得非常惶然。

博雅楼的刻钟传来整点的钟声,赵与莒盯着郑清之好一会儿,然后又看向其余几个主动求见的大臣:“诸卿想来都是如此了?”

崔与之并不在此之列,他与史家没有什么交情,与史嵩之更只是认识而已,故此他心中并不很惊慌,只是捋着须眯着眼,寻思着此事该如何解决。卷入这件事情的朝中重臣实在太多,如果处置得不好,便是大宋政坛的一场地震,对于天子稳定革新之策,也将是一个打击。

薛极则不然,他几乎与谁都合不来,因为在推倒史弥远时他的反戈一击起了极重要作用,史嵩之和他早断了往来,所以他与这个事情没有关联,他和崔与之一样,是赵与莒派人传入宫的。他细小的眼睛在众人面上转来转去,盘算着过会儿如何向天子进言才能迎合上意,同时也能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

岳珂倒是松了口气,原本以为是传他来追究责任的,如今看来,除了他之外,六部中几乎无人幸免,他看了看魏了翁,心中很是惊讶,魏了翁怎么也会和史嵩之扯上关系。

见众臣都拜倒请罪,就连崔与之等几个无关人士,也不得不跟着离座,赵与莒笑道:“方才邹卿给了朕一些书信,都是自史嵩之宅邸中搜出的,与诸卿倒是有些干系。邹卿前脚刚来,众卿后脚便至,这时间倒也真巧了。”

邹应龙脸青一阵白一阵,却不好自辩,薛极眼前则一亮,除了礼部、工部、户部,连刑部自己也扯上干系,六部中倒有四部难以脱身,若真的这四位主官都要换人的话,那自己能否向天子建议,在其中安置一个与自己交好的人?

“此事与邹尚书并无干系。”乔行简道:“臣自史逆计败之后,便有意向天子请罪,只是……只是心中总有侥幸之念。今日贵妃回宫,臣以为天子必是龙颜大悦,故而此时才向陛下请罪。”

听得他这般说话,赵与莒的怒意变成苦笑:“你这老儿倒是会取巧!”

众人相互看了一眼,葛洪嘴唇哆嗦了两下,将到嘴的话又咽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