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又是一个让众臣哑口无言的消息,天子起自绍兴,却如何与山东的红袄军首领之妹,有了夫妻之盟!
“昔日商王武丁有妇好,后世皆赞其贤。诸卿若无其余之事,便回去准备朕大婚吧。”赵与莒淡淡地说道。
众臣出了垂拱殿,却并未立刻离去,而是站在院子之中小声议论。此时此刻,他们倒抛弃政见与人品上的争执了。
“官家……官家所说,诸位以为是……是真是假?”岳珂迟疑着问道。
他向来不喜朱熹,故此与真德秀不和,但又鄙薄宣缯薛极,在朝堂中,他算是中立派的。此时受惊过度,把这些不和鄙薄都忘了,说起话来都有些口吃。
“官家渊圣如海,实非你我之辈能度测,依着官家之意,准备大婚事宜便可。”薛极掩饰自己心中的不安,竭力鼓吹道。
“不可,那位杨……杨氏为妃尚可,不可使之为后。”魏了翁正色道:“如今之计,须得在杨妃入宫之前,为天子立后,后宫中那位韩婕妤如何?”
“此事非我等可做主,需得慈明太后出面方行。”葛洪机智,一语中的。
注1:辛弃疾文武全才,实是都督军事之人,美芹十论,现在看来,也是当时南宋最好的战略对策,可惜,可惜。
一五一、肘下常备善后方
夜深了下来。
赵与莒拖着有些沉重的步子离开稽古堂(即御书院),然后自己步行回到作为寝宫的福宁殿的。
身为天子,他原可以乘天子的御辇,只是如今他每日都忙得不停,初接手天下权柄,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故此也没了运动时间,他把这一段步行,当作每天的运动量了。
当宫女替他解衣时,他习惯地喊了一声:“阿妤。”
那宫女手微微一颤,赵与莒才意识到,她不是韩妤。因为在外人看来,韩妤极得他宠爱的缘故,韩妤身份已经与此前完全不同,被封为婕妤,每日晨昏,少不得要去杨太后那儿问好请安。
赵与莒与杨太后关系好,也有韩妤的一份功劳,她极会照顾人,又在赵与莒身边久了,当初在郁樟山庄时便最能哄得全氏开心,所以全氏才放心让她来侍候赵与莒。每日与杨太后在一起时,便是谈一些赵与莒在年少时的逸事,诸如学骑马摔了,爬到树上摘果子了,还有与赵与芮一起教着家中僮仆识字学算。这些旁人见来只是家长里短的小事,杨太后却听得津津有味,特别是那教家中僮仆识字学算之事,让杨太后心中怦然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