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页

“臣觉得,流求如今……百姓心气与大宋还是有些不同,若是移民过多过快,只怕大宋的一些习气也传了来,有损陛下当初开拓流求之本意。”

耶律楚材这话说得赵与莒微微一怔,然后笑了起来,作为历史上原本便极出色的人物,果然能看出他的目的。

流求对他来说,不仅仅是一处基地,一处退路,一处隐藏实力的所在,更是他的实验之地。若说在郁樟山庄里教练义学少年,还只算小规模检验,能否在大宋时代开创近代思潮的话,那么流求便是一个类似于后世“特区”的大片试验田。

“晋卿果然不负朕望。”赵与莒笑道:“此次晋卿便不必回流求了,留在临安,替朕办一件大事。”

“银行?”耶律楚材只说了二字。

“呵呵,英雄所见略同!”赵与莒眼中闪烁着光芒,办银行将是他改变大宋的第一步。

“大宋积弊已久,以陛下在那小册子中所言,若不能稳定金融与流通,即便没有胡人外寇,那楮币便足以将大宋压垮。”耶律楚材倒是知无不言,他摇头道:“臣在金国时也曾知晓一些大事之事,史弥远只懂政争,不通治国,只知滥发楮币,盘剥百姓,失民心,坏国力,虽百死亦莫赎其罪!”

“依晋卿之见,欲稳定大宋经济,应如何行事?”

“除钱荒,稳铜价,徐徐图之,不可心急。”耶律楚材道。

“正是如此,晋卿果然大才!”赵与莒满意地点头,正要再说,有小黄门来道:“陛下,时辰已到,请入席吧。”

赵与莒看了看刻钟,因为与耶律楚材等人谈得兴起,他竟然忘了时间。他一笑转过头来:“晋卿,且去会会那些太学生领袖,煞煞他们威风,朕要他们有用处。”

当赵与莒出现在邓若水等人面前时,这几人慌忙起身行礼,赵与莒随意地摆了摆手道:“不必拘礼,朕只着常服,便是不想好生生的宴席被些繁冗礼节弄得没了气氛。”

听赵与莒说得轻松,这些太学生领袖都是一笑。

“这位美髯公便是流求正使耶律楚材了。”在问过诸人姓名之后,赵与莒向他们介绍耶律楚材:“他字晋卿,学识渊博,当世无双,你们与他好好亲近。”

流求使者之名,也早就传遍临安了,众人见耶律楚材相貌不凡,再看流求另两位使者,也生得端的好相貌。

耶律楚材、韩平都留有漂亮的胡须,两人又都是身材修长玉树临风,而陈昭华也是仪表不凡。与他三人比,邓若水与太学诸生在气势上便显得弱了些,特别是谢岳,眼珠滴溜溜乱转,颇有几分猥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