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世绩看罢书信以后,收好向郑言庆看去。
“言庆,可有什么好主意?”
郑言庆心中苦笑:这种事情,我能想出什么好办法呢?
他睁开眼睛,“郑叔叔,情况是不是很严重?”
“根据荥阳来人所言,还有我家中长辈的书信来看,似乎有些严重。最主要的是,七房似乎吞下了南来郑氏,所以实力暴涨。言庆你也知道,大公子辞去了洛阳曹掾之后,安远堂在朝中再无半点根基可言……而南来郑氏在江南经营许久,颇有根基。虽说在朝中并无根基,可是其财力雄厚,七房得此臂助,自然不会甘于人后。”
南来郑氏?
郑言庆一蹙眉,暗道一声,原来如此!
郑氏在两晋时期,分为南北两宗。一宗留守荥阳,一宗则随东晋迁移至了江南。
南祖郑氏的始祖,是北祖郑氏郑晔的三弟。
不过南迁之后,南祖只持续了五代。至第五代时出了一个郑敬宾,楚人辅国将军,中散大夫,在当时极具权柄。但到了北齐北周对峙时期,南祖郑氏彻底没落。
但由于在江南经营百余年,所以财力极为丰沛。
如今大隋统一天下,特别是在大运河开通之后,南北流通加大,也使得南祖郑氏产生了想要归宗认祖的念头。毕竟,他们能背靠荥阳郑氏,始终是一大助力。
南祖归宗的事情,早在郑大士活着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运作。
当时郑大士也是非常积极的筹划此事,想要将南祖一支,纳入到安远堂的旗下。
但后来由于各种原因,使得此事中断……
没想到,这么一大锅菜,居然落到了七房的手里。怪不得郑善愿一改往日的立场,积极的帮助七房入主安远堂。说穿了,这是要为南祖郑氏,创造足够条件。
“我爷爷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