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页

宋时明月[校对版] 赤虎 1769 字 2023-03-15

说话的是宗泽,赵兴相信他有这个胆量,也有这个魄力做到他的承诺。

但宗泽是什么看透朱勔的本质的?

赵兴是有那份穿越优势,知道朱勔这人一肚子祸水,宗泽怎么能初见一面,便已经对这人心生警惕?

罢了,亡国,不是一个原因造成的,把亡国的原因归咎在一个人身上,那是不负责任。亡国是一个组合效益,至少需要二百个以上的理由一起发出合力,才能实现目标。所以,朱勔的出场,虽然让赵兴担忧,但过了一会儿,他就将这事抛在脑后。

“明天一早,帅招讨准备一份整编方案来,我审定后,大约在明日正午动身,以后的事交给你们了,替我看好沿海六州,别让任何人占了便宜。”

帅范提醒:“蔡元长还约好明日拜访,太尉大人不等他了?”

官场上,约定拜访而主人提前出去,这是极度失礼,赵兴略想了一想,提笔写了一封信给蔡京,心中表达了他不得不南下的苦衷,也谈到对蔡京今后官位的一些构想,留下了几份推荐信,表示蔡京若想再度入朝,可以拿着这些推荐信去京城。

不过,赵兴也谈到,蔡京恐怕用不上这些推荐信就能顺利起复……赵兴在信中表示,自己如今的局势,正架在火炭上烤,为此,他不得不寻求在工业上取得大成就,以塞天下悠悠之口。出兵的准备是早已经完成的,他无法拖延,只得按期动身……

实际上,赵兴的出兵没那么紧张,出了杭州港之后,他一路走的慢悠悠,边走边训练船队的协作水平,等到了广州,已经是一个月后。

终于迎来了大宋水师南下的契机,身在广州的商人们奔走相告,赵兴在广州加水,补充兵员,短短数天里商人们凑起了一支更庞大的舰队,决定尾随大宋军舰南下。这中间有身在广州的蕃商,也有大宋本土的商人,还有泉州的阿拉伯商人。

赵兴抵达广州的时候,已经顺路从勃泥带来回了詹范,如此一来,万俟咏就可以脱身了,他带着属吏送别赵兴,等赵兴走后,他将动身北上,回到杭州组建南洋事务局。

远处,赵兴的舰队消失在地平线,万俟咏的一名属吏低声嘟囔:“这位大人可真放心,衙门里诸事未协,他就拍屁股走人了。”

属吏这话实际上是在拍万俟咏马屁,凸显万俟咏深受赵兴的信任,万俟咏却不领情,他撵着颌下的胡子,眯着眼睛驳斥:“休得乱语,大人走了,他手下的班子却在。这套班子大人打从扬州建立——你知道扬州那件事吧,大人有功必赏,有过必罚,功不抵罪,过不掩功,我问过大人了,这叫‘制度化’。咱们依靠的是制度化管理,有了那一套套制度,大人在不在,我在不在,又有什么两样。”

万俟咏说的是赵兴在扬州剿灭湖匪的那件事,扬州水军轻敌冒进,损失了数只船只,而后为了立功赎罪,他又拼死冲杀,立下了大功。但赵兴的字典里却没有“立功赎罪”这几个词,他以奋勇战斗重重奖赏了那名军官,接着又以轻敌冒进,临敌失机处死了那名军官。

从那以后,赵兴开始筹划一整套规章制度,对自己的手下进行“量化管理”,每个人的责权利都规定的很细化,这样一来,整套班子就仿佛一台大机器一样,每个人都是这套机器中的一个部件。

这套现代企业管理的成熟技术用在宋代,虽然让宋人从理念上很难理解,但随后,这套行政制度在环庆,在广州都发挥了很高的效率,如今班子当中老一代调走的调走,退下的退下,新上来的年轻人都是赵兴的学生,万俟咏阻止属吏乱说,是因为在这个敏感的时刻,他不想闹出功高震主的嫌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