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兴又低声问:“你的意思呢?”
帅范低低的回答:“两条路:向前,或者退后。我倾向于退后。”
向前一步,赵兴是大宋第一权臣;退后一步,赵兴是大宋第一军阀。
第二百七十八章 踏上辽国土地
所有人都在静静等待赵兴的决定,陈瓘曹煜等人心都提到嗓子眼,紧张的无法呼吸。而帅范在表现得无所谓,他甚至连赵兴也不看,只转眼盯着江对岸。
江对岸,朱雀军士兵正在向这里张望,见到南岸久久无动静,登岸的几名军官一商量,命令斥候抢先出发,而他们的大部队还在等待。
江南岸,赵兴歪着头想了片刻,缓缓的抬起手,翻开朝廷准许他登岸就近休整的诏书,淡淡地瞄了一眼,微微点点头,答:“我不是个破坏者,所以……臣接旨。”
陈瓘一听这话儿,顿时脚一软,心头提的气差点接续不上,他身体放松下来,一指对岸,赶紧提醒:“赵大人,不如……快把你的士兵叫回来,他们已经深入辽境,万一引起两国纠纷,新皇面前我怕无法交代。”
赵兴一摇头,他的答复再度证明,虽然他接了朝廷旨意,但他依旧是头“老虎”:“凭什么?我护送贡使入京,却在河岸上遭到最无耻的突然袭击,这是抢劫,参与抢劫的竟然是辽国正规军队,辽国官员不给我一个交代,他以为我好欺负吗?
哈,陈大人也在现场,不如你我联署一封信函,同去责问辽国官员——我想知道,这打劫动作是政府行为吗?如果是,那就是向我大宋宣战,我的反击天经地义;如果这不是政府行为,那就意味着辽国政府崩溃了,他们已经无法管束自己的士兵。哈哈,我不嫌麻烦,愿意替他们管教这些无法无天的士兵——免费的!”
陈瓘跟赵兴主张不同,此刻赵兴接了旨意,他已经完成了任务。至于赵兴要与辽人开战……他希望多得越远越好,承担的责任越少越好。不愿在该地久留的陈瓘一边漫不经心的回应着,一边望着曹煜寻求支持,他像是突然想起什么,提醒曹煜:“曹大人,此地事已了,你还不动身赴任吗?你若动身,我恰好与你同回。”
曹煜微笑着拨弄着那条狗,笑嘻嘻的回答陈瓘:“我且不慌走,赵大人联署的质问信,正好可以加上本官的名字……忘了告诉赵大人,高遵惠大人已经过世,我是去接替高遵惠大人、做大名府兵马钤辖的。此际辽兵大局入寇,我待在这里,比待在大名府有用……”
陈瓘一听,翻了个白眼,肚里说:“哼,武夫!你待在这里,当然更安全。章楶已逝,赵离人若挡不住辽兵,你待在大名府也没用……”
其实,曹煜这话既是在提醒陈瓘,也是在暗示赵兴。高遵惠生前,虽然如临大敌的挡住赵兴的去路,但赵兴却不屑跟高遵惠交手。而赵兴以往的战绩太骇人听闻了:面对西夏,他敢出城野战,还接连攻下了西夏人的几个寨子;贬去岭南他也不安生,灭占城、侵大理,压服南洋小国,似乎算得上百战百胜,且次次战斗都似乎没费多大力气,就把人一个千年之国灭了。
这些还算是小战事,因为这些战绩,还能令当世名将们仰望之,心中也常思忖着,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或可效仿。但他面对吐蕃那份战绩,却只令人剩下求死之心——那简直是非人类。领着十几个侍从,就敢迎战吐蕃人数万偷袭军,虽然事后赵兴为了防止吐蕃人警觉,故意不加解释详细战况,但那些战果明明白白的摆在那儿:吐蕃南线大军全军覆没,己方赵兴受了点轻伤,只有身边几个侍从阵亡。
一点轻伤,几名侍从的阵亡,就埋葬了吐蕃整个南线大军,这样的战绩让赵兴当之无愧的登上了“大宋第一悍将”的宝座,而面对这样的战绩,整个大宋连向第二宝座发起冲刺的兴致都消失了。